百问百答 | CD30阳性淋巴瘤百问百答-皮肤T细胞淋巴瘤篇
本期“百问百答”,集中将CD30阳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治疗及用药方面的问题,请专家进行了解答。
专家介绍
张薇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中国老年淋巴瘤学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血液疾病专家委员会秘书
主要参与主持多项面上、首都特色、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撰写SCI及核心期刊杂志50余篇,参与编写《淋巴瘤》《协和血液病学》等著作
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所面临的困境和建议?
问题一:心理压力问题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相对罕见的淋巴瘤,主要累及皮肤,会造成皮肤损伤影响容貌,给患者的身心均造成重大负担。又因为较难治愈,所以患者还常常要面临复发问题。国外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做过问卷调查,80%的患者会有抑郁焦虑,我感觉在我的患者中几乎百分之百都有抑郁焦虑的问题。
建议: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不仅有BV,国外还有很多好药,不久的将来都会进入中国。所以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不仅要对长期生存有信心,还要对有质量的生活状态有信心。在此,我也呼吁患者家属能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多一些关爱和支持,社会公众能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多一些了解,减少对于这些患者的异样眼光和歧视。我也希望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自己能多一些勇气,不要总憋在屋里,多出去走走,多与人交流,积极地去工作和生活,做好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长期相伴的思想以及各方面准备。
问题二:规范诊疗问题
由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这类疾病比较罕见,所以确诊难度高,各地的规范诊疗差异较大。
建议:
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可以到北上广的皮肤科和淋巴瘤科咨询诊疗建议,也可以考虑通过MDT,让皮肤科、淋巴瘤科、病理科、影像科、放疗科的专家一起会诊给出诊疗建议。
目前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放疗和局部化疗、涂抹药膏、光疗、手术切除等。除此之外,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国内外陆续有很多靶向药获批皮肤T淋巴瘤方面的适应症,比如HDAC抑制剂、CCR4抑制剂以及CD30单抗。这些靶向药大大提高了复发难治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以目前在国内不仅获批还已经进入医保的CD30抗体药物偶联物BV(维布妥昔单抗)为例,相较传统治疗方案,在ORR4、CR和PFS三个方面都给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BV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原理?
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除了CD30阳性的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表达CD30外,占很大比例的蕈样真菌病(MF)也是会表达CD30的。
而维布妥昔单抗(BV)是一种靶向CD30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通过结合肿瘤细胞表面CD30介导内吞作用,将其所连接的细胞毒药物单甲基奥瑞他汀靶向到细胞破坏微管蛋白结构,从而造成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实现靶向治疗。
因此BV可以用于CD30阳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哪些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适用BV治疗?
符合BV适应症的CD30阳性的pcALCL或MF患者都是适用于BV治疗的。
接受过西达本胺或者全身激素治疗甚至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都可以视作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
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时,BV是要单药应用还是要联合化疗?
我们协和医院皮肤科医生和淋巴瘤科医生在用BV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时达成一个宗旨,就是用BV联合单一的化疗药,单一的化疗药可以是健泽、脂质体阿霉素、VP16、脂质体米托蒽醌、口服的PI3K抑制剂或者西达本胺。对于CD30阳性的pcALCL或者肿瘤负荷比较轻的MF患者可能会用BV单药来做治疗。
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时,BV使用频次的建议?
BV的使用一般不超过16周期。怎么样把这16周期用好呢?我们会建议患者刚开始治疗时每三周进行一次BV治疗,做到六次后进行疗效评估,获得缓解后,可以拉长治疗的周期,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治疗,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将16次的治疗时间拉长,进而延长疾病的缓解时间。
我建议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完成16次的BV治疗,因为对于像皮肤T细胞淋巴瘤这样带瘤生存的疾病是需要做维持治疗的。
使用BV前要不要检测CD30抗原为阳性?
CD30抗原的检测是需要做的。近几年淋巴瘤的病理专家们在致力于C30检测以及解读的规范化。但对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CD30检测,可能会出现一个部位CD30阴性的,一个部位CD30阳性情况。
因为pcALCL/MF对于BV治疗的整体有效性很高,所以对于CD30阴性的pcALCL/MF患者我还是会建议尝试使用BV两个周期看看是否有效,用两个周期后皮肤淋巴瘤的症状有所缓解,就证明BV的治疗是有效,就可以继续使用。
因为BV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的中位起效时间在两个周期,pcALCL起效会更快。
相较传统治疗方案,BV带来了哪些改变?
一项国际性、随机、开放标签、3期临床研究——ALCANZA 研究,评估了既往经过治疗、CD30阳性的MF或pcALCL患者使用BV治疗对比医生决策的传统治疗(口服甲氨蝶呤/贝沙罗汀)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BV治疗 CD30阳性的MF和pcALCL实现高效缓解:BV组和传统治疗组的ORR4(客观缓解≥4 个月)分别为54.7%和12.5%(P<0.001),ORR(客观缓解)分别为65.6%和20.3% (P<.001),CR率分别为17.2%和1.6%(P=.002);显著延缓疾病进展:BV组的中位PFS显著长于医生选择的方案(16.7 vs 3.5个月;HR 0.38;95%CI 0.25-0.58;P<.001)。
BV能否同时和光照、放疗等传统治疗使用?
BV是可以和光照、放疗这些治疗一起使用的,但很少和干扰素一起使用。BV治疗结束后,可以再用干扰素继续作维持。
BV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
BV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周围神经毒性,基本占40%左右,但是达到影响生活状态的3、4级的周围神经毒性很少,不到10%。3、4级的周围神经毒性五年内的逆转率是80%甚至更高,另外20%遗留的,神经毒性也会降到1、2级不影响生活的状态。所以大家不要太担心。另外BV会造成一定骨髓抑制,在刚开始接受BV治疗时要定期查血关注血象的变化。
BV进入医保后,请您谈谈对临床和患者的意义。
BV进入医保后,对临床而言,医生面对复发难治的CD30阳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时,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可以单药应用也可以联合用药。对患者而言,降低了BV的使用门槛,能让更多患者通过新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我相信也希望在BV进入医保后,可以促进医生对于CD30阳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推动CD30阳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规范诊疗。
END
编辑&排版:佳凉
审核:孔雀河 刘畅
声明:本文中涉及的信息仅供淋巴瘤病友及家属交流参考,不作为就医或用药推荐,具体诊疗方案请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或指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