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化不全,浆痂形成,局部表皮破溃趋势,表皮内及毛囊漏斗部见散在或成巢的上皮样细胞增生,细胞巢大小不一,局部融合,细胞间粘附性差,真皮浅层较密集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衡道医学新媒体联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理科打造的“皮肤病理读片系列”正式在“衡道病理”公众号和视频号上线,该系列内容聚焦皮肤疾病病理诊断,由刘业强教授亲自带教读片,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诊断要点总结和鉴别诊断分析。希望后续能为广大病理同仁带来更多有价值的皮肤病理内容!
本次刘业强教授根据三例真实病例,为我们介绍了初诊为皮肤肿物、疣?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如何进一步确诊的诊断要点与鉴别。
摘要如下:
第67期
病史信息:
67岁女性,“左足底皮下结节数月。”
临床照片:
镜下所见:
CD34免疫组化:
初步诊断:皮肤肿物
最终诊断:梭形细胞脂肪瘤
诊断要点:
1.皮损为无症状的皮下结节;
2.病理:真皮中下部脂肪小叶周围梭形细胞增生,间质内可见肥大细胞;
3.免疫组化:脂肪小叶周围梭形细胞CD34+。
讲解视频: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第68期
病史信息:
77岁女性,“右面部皮疹数年,近期增大。”
临床照片:
镜下所见:
临床诊断:皮肤肿物
最终诊断:恶性雀斑样痣
诊断要点:
基底层见黑素细胞增生,呈连续性分布,部分单个黑素细胞上移,部分细胞有异型性,真皮内少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日光性黑子、单纯性黑子、脂溢性角化病。
讲解视频: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第69期
病史信息:
74岁女性,“头顶皮疹数周,增大。”
临床照片:
镜下所见:
初步诊断:疣?脂溢性角化病?
最终诊断:恶性雀斑样黑素瘤
诊断要点:
角化不全,浆痂形成,局部表皮破溃趋势,表皮内及毛囊漏斗部见散在或成巢的上皮样细胞增生,细胞巢大小不一,局部融合,细胞间粘附性差,真皮浅层较密集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结果:
Ki-67阳性率约15%、S-100+、HMB45+、Melan-A+、MITF+、SOX-10+、P16+、Tyrosinase+。
鉴别诊断:
日光性黑子、脂溢性角化病。
讲解视频: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读片专家
刘业强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理科主任
美国纽约大学阿克曼皮肤病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专委会常委及皮肤病理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
上海市皮肤病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病理质控中心皮肤病理质控小组组长
上海市临床病理读片会皮肤病理读片首席专家
专业特长
擅长皮肤附属器肿瘤、黑素瘤及炎症性皮肤病的病理诊断,对疑难罕见皮肤病的诊治有一定心得,创办《强哥谈病说理》网络直播栏目5年来,为中国皮肤病理的普及做了有益的探索,获2017年首届平安好医师称号,获2018年上海仁心医者杰出专科医师提名奖。课题组研究方向聚焦乳房外Paget病和黑素瘤的发病机制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相关领域,发表相关SCI收录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卫健委、申报多项课题。
感谢蔡轶颉、小胡、雨桐和瑶瑶医生整理和提供的病例信息~
设计:鹏飞
编辑:小约翰
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内容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