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抬胳膊肩膀痛、活动受限,是肩周炎?提醒:别忽视这种疾病
人上了年纪后,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病小痛,其中肩膀疼痛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一旦肩膀疼痛,许多人首先就会联想到“肩周炎”,殊不知,这种肩痛很有可能是“肩袖损伤”引起的。
一、案例分享
刘女士今年51岁,目前已经退休了。一周前,抬手拿重物时出现右肩疼痛,伴随活动受限,以外展、后伸为主。
后面每当抬起手臂时,支撑几分钟后出现明显酸累,下图为患者在该活动度时出现牵扯感以及轻微疼痛。为了改善这一不适症状,随后前来门诊就诊。
二、详细检查
体格检查:右肩活动度检查,主被动前屈160°诱发疼痛,主被动外展20°诱发疼痛,主被动摸后背至右臀部。
测试:Neer试验+,空罐试验++,压腹试验/内旋衰减试验+,0/30/90度外旋抗阻试验+。
该患者在多次治疗中表现为肩部周围肌群无力,且伴随疼痛。考虑是因拿重物后引起肩袖肌群过于紧张,甚至出现损伤,引起后续症状。
我们的肩袖肌群当中包括五块肌肉,有冈上肌(空罐试验),冈下肌和小圆肌(外旋抗阻试验),肩胛下肌(压腹试验),及肱二头肌长头(外展屈肘抗阻)。
作为肩部周围的肌肉,由于形状大小没有像胸大肌、背阔肌那样的丰厚,所以它们在肩关节活动中,起到的是稳定肩关节的作用,像个袖套包裹着肩部,以免出现肩关节不稳,甚至是半脱位,导致损伤。当然,在肩关节中的盂肱关节中,起到的作用较大的是盂肱关节的内外旋,就像招财猫。
三、治疗方案
手法处理:手法进行肌肉松解,处理肩袖肌群扳机点,同时配合患者主动活动适当激活肌肉。
关节松动:盂肱关节主动助力环转,肩胛胸壁关节松动。
物理治疗:配合超短波消炎。
四、治疗效果
通过以上方案处理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活动度仅仅改善2成,且肩袖肌群肌力仍然有问题,进行试验时可改善3-4成。同时诉抬起手臂时间超过五分钟仍然出现疼痛,但没有之前那么明显。
该患者是指定患者,后续多次治疗中方案较前类似,但后续增加中频电刺激下进行肌肉训练以及关节稳定训练。在多次治疗当中,患者诉症状容易反复,甚至有一次是治疗后疼痛加重的情况,且仍然伴随活动受限。此时可以分为治疗后的情况:
情况一:患者肩袖肌群肌张力以及损伤程度有所缓解,但是仍然存在肩袖肌群力量不足的问题,进行试验时疼痛减轻,但是无法维持姿势和稳定状态。活动时,表现为肩部后侧牵扯感。
处理方法:中频电刺激肩袖肌群,甚至运用compeX进行相关肌肉的训练,如招财猫肩关节深层激活。在COMPEX帮助下,进行肩部稳定训练。
情况二:在多次进行治疗过程中,患者肩部疼痛会减轻,但是活动度几乎没有较大改善,只有在平躺五分钟后,肩部得到放松后,肩部前屈活动度稍微改善,多个10度左右,而坐位下仍然表现为活动受限,到尽头出现疼痛。
由于患者为50岁的中年女性,该年龄段为肩周炎的好发时期,而且研究发现,该年龄段中出现肩部损伤的患者,更加容易引起肩周炎的情况。
因此与患者解释和需要自行观察,是否存在逐渐的活动受限,考虑肩周炎的问题存在,日后继续进行处理。
五、医生总结
在关节治疗当中,不仅仅要改善患者的疼痛和活动度,更重要的是关注患者的关节功能。
如果疼痛和活动度减轻了,但是功能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很有可能会导致症状反复发作,从而导致之前的治疗意义大大下降,甚至多做了一些无用功。比如该患者在第三次治疗后反馈说疼痛加重,然后再进行治疗的时候激活功能,才使得患者功能改善,症状减轻。
总而言之,关节治疗的意义,不仅仅为减轻疼痛,更多的是尽可能恢复患者的关节运动功能,回归日常生活当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