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脊柱精准定位分析与触诊技巧!

2023-05-21 13:54   玖玖骨科

触诊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大量的实践,在以上所说的的触诊定位中一般是指正常人的,当遇到脊柱侧弯或者发育异常的患者都不具有准确性,所以临床上需要特别注意。

枕外隆突的触诊

嘱受检者呈坐位。检查者用手掌轻轻压迫受检者的枕骨,以选择最突出的隆起部位(枕外隆突)。 23661684625145154

上项线触诊

检查者将手指按在枕外隆突的位置,由此确认像缓坡般向左右延伸的隆起线。此线即为上项线。

66861684625145309

下项线的触诊

确认上项线后,轻轻伸展受检者的颈部,以使斜方肌上部纤维及头夹肌相对松弛。在距离上项线一横指到一横半指的下方位置可以触及一隆起线,此线即为下项线。向外延伸的下项线延伸至乳突。

74241684625145431

寰椎横突的触诊①

进行寰椎横突触诊时,嘱受检者呈坐位。轻轻压迫受检者的乳突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即可触及小的突起,此处即为寰椎横突。用力压迫会引起疼痛,因此触诊时务必轻柔。

92471684625145530

寰椎横突的触诊②

肩胛提肌起自寰椎横突。检查者用手指确认横突的位置后,嘱受检者进行伴随肩胛骨下方旋转动作的上举运动,此时即可触诊肩胛提肌的收缩。

92691684625145623

第7颈椎棘突触诊

受检者坐位,颈部屈曲至最大限度,最突出的隆起即为第7颈椎棘突,它是确认各椎体的重要体表标志。有少数人在颈部屈曲时,其它椎体也会呈现同样程度的突起,因此难以判别是否第七颈椎棘突。此时应以第一肋的高度为基准找出第一胸椎棘突,再往上数。

76381684625145716

颈部旋转确认第7颈椎棘突

两手指夹住第七颈椎棘突,受检者在这样的状态下做出面向上方旋转与向下方旋转的动作。面向上方旋转时环枢椎运动,棘突不会移动。面向下方旋转时椎间关节运动,棘突会向左移动。

67841684625145921

第6颈椎棘突的触诊

确认第七颈椎棘突位置后,触诊位于上方一横指的第6颈椎棘突。

87051684625146014

第2颈椎棘突触诊

确认枕外隆突的位置后,检查者的手指直接向第7颈椎棘突方向滑动,同时轻轻地压迫,最先感觉到的隆起即为第二颈椎棘突。

11741684625146078

第3到5颈椎棘突的触诊

触诊第三至第五颈椎棘突时,先让受检者颈部轻微伸展以松弛项韧带。由于这几节颈椎的棘突比其他颈椎棘突短,因此手指要更深一些。从第二颈椎棘突依次向尾侧触诊,或从第六颈椎棘突依次向头侧触诊。图为第4颈椎棘突。

73851684625146181

项韧带的触诊

受检者颈部轻微伸展位,以减轻项韧带的紧绷感。检查者将手指放在颈椎棘突上(3-5颈椎棘突附近较容易触诊),接着让受检者进行颈部的屈曲运动,此时即可触及连接于棘突之间的项韧带随之紧绷的状态。

39631684625146274

上位胸椎棘突的触诊

受检者俯卧位,检查者屈曲受检者颈部,确认第七颈椎棘突后,以每次触诊一个棘突方式往远端触诊,检查者将手指的摆放方向与脊柱方向相同,以此触诊比较容易。

411684625146376

第2胸椎棘突确认

找到受检者两侧肩胛上角的位置后,检查者触诊其连线是否通过T2棘突与T1棘突之间。可以一并确认先前触诊的上位胸椎的棘突。

10611684625146442

第7胸椎棘突确认

受检者俯卧位,确认受检者两侧肩胛骨下角的位置后,触诊其连线是否通过T7棘突与T8棘突之间。

57731684625146517

第4-5腰椎棘突的触诊

受检者俯卧位,检查者用手确认髂脊的位置后,触诊最高点。左右最高点连线为Jocoby线,该线经过第四腰椎棘突下,上方即为第4腰椎棘突,往下一个棘突即为第五腰椎棘突。(注:当然,临床上也有一部分人是确认骶骨平台,然后往上触摸到第一个突起即为第五腰椎棘突方式来确认)。

92201684625146593

第1-3腰椎棘突触诊

确认第4腰椎棘突后,往上数棘突即可。

69881684625146682

S2棘突的触诊

受检者俯卧位,找到两侧髂后上棘位置连线,触诊位于该连线上的S2棘突。图中左手拇指为S1棘突,右手拇指为S2棘突。

83401684625146756

小关节的触诊

受检者俯卧位,将手指压迫第四腰椎棘突下部外侧约一横指的位置,以确定第五腰椎乳突。在第五腰椎乳突稍内侧的位置可以触及小关节。在慢性腰痛的病例中,只要消除各腰椎间小关节的压痛,即可缓解疼痛,如果这个位置有压痛,提示可能有小关节病变。

23541684625146830

腰部多裂肌触诊(L1范围)

受检者侧卧位,髋关节呈0°伸展位,检查者用手指触诊L1棘突与髂后上棘的连线。在此过程中以使髂后上棘笔直地远离L1棘突的方式进行牵引。然后受检者恢复到原来 的体位,检查者触诊此时肌肉的收缩。

2291684625146896

腰部多裂肌触诊(L2范围)

受检者侧卧位,髋关节呈0°伸展位,检查者用手指触诊L2棘突与骶髂关节上部的连线。在此过程中以使骶髂关节上部笔直地远离L2棘突的方式进行牵引。然后受检者恢复到原来的体位,检查者触诊此时肌肉的收缩。

72261684625146999

腰部多裂肌触诊(L3范围)

受检者侧卧位,髋关节呈45°屈曲位,检查者用手指触诊L3棘突与骶髂关节下部的连线。在此过程中以使骶髂关节下部笔直地远离L3棘突的方式进行牵引。然后受检者恢复到原来的体位,检查者触诊此时肌肉的收缩。

71381684625147079

腰部多裂肌触诊(L4范围)

受检者侧卧位,髋关节呈90°屈曲位,检查者用手指触诊L4棘突与骶骨背面外侧部的连线。在此过程中以使骶骨下外侧部笔直地远离L4棘突的方式进行牵引。然后受检者恢复到原来的体位,检查者触诊此时肌肉的收缩。

56681684625147160

腰部多裂肌触诊(L5范围)

受检者侧卧位,髋关节呈90°屈曲位,检查者用手指触诊L5棘突与骶正中嵴外侧部的连线。在此过程中以使骶正中嵴外侧部笔直地远离L5棘突的方式进行牵引。然后受检者恢复到原来的体位,检查者触诊此时肌肉的收缩。

4861684625147236

腰方肌触诊

受检者侧卧位,沿着12肋下缘向后下方移动进行触诊,然后让受检者反复上提骨盆,以触诊随着运动而收缩的腰方肌。如果此时若先用另一只手下压受检者被触诊侧的骨盆,则更容易触及腰方肌的收缩。

33921684625147310

结语:触诊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大量的实践,在以上所说的的触诊定位中一般是指正常人的,当遇到脊柱侧弯或者发育异常的患者都不具有准确性,所以临床上需要特别注意。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髋关节,侧卧位,脊柱,触诊,棘突,颈椎,腰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