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教授:以慢乙肝临床治愈为终点的临床治愈实践之路(内附完整视频)
编者按
2023年5月13日,聚焦慢乙肝临床治愈的“第五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峰会暨中国派高峰论坛”在厦门隆重召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红教授做了有关“以慢乙肝临床治愈为终点的临床治愈实践之路”的报告,肝霖君与您分享精彩内容。
慢乙肝临床治愈发展及现状
慢乙肝临床治愈从早期探索到国际认可再到快速深入发展,目前已进入新的阶段。随着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后称“2022年指南”)和《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后称“专家意见”)的发布,慢乙肝临床治愈正向着扩大抗病毒治疗人群,拓展临床治愈人群的新阶段发展。
对于各类慢乙肝人群临床治愈的研究探索正在不断深入。目前,多项研究证实核苷经治人群、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人群、儿童慢乙肝、孕妇产后采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均可达30%以上,甚至更高。免疫耐受期、不确定期等人群也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正在开展,治疗方案及疗程对临床治愈率至关重要。
慢乙肝临床治愈实践之路主要分为三个方向:扩大抗病毒治疗、提升临床治愈率、探索完全治愈。
PART one 扩大抗病毒治疗,拓展临床治愈人群
1肝癌家族史与年龄分别为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2022年指南推荐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者,无论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抗病毒治疗:
(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家族史或 HCC 家族史(B1);
(2)年龄>30 岁(B1);
(3)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B1)。国内外研究证实有肝癌家族史或年龄>30 岁的肝癌发生风险明显升高,因此肝癌家族史与年龄是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对于HBV DNA阳性患者满足其一就需要抗病毒治疗。
2“不确定期”(灰区)患者 ,建议抗病毒治疗
专家意见推荐对于随访1年以上,HBV DNA 和ALT模式难以确定的未经治疗的“ 不确定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2022年指南在指南中首次明确不确定期患者人群定义,指出这部分患者疾病进展风险相对较高,因而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疗。陈新月教授团队和吴超教授团队研究均证明“不确定期”患者存在更高比例的显著肝组织学疾病。
3建议降低ALT治疗阈值,进一步降低疾病发展风险
专家意见推荐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ALT持续高于治疗阈值(男性30 U/L、女性19 U/L),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建议抗病毒治疗。虽然新版指南未定义具体的ALT阈值,但建议降低ALT治疗阈值,以进一步减少肝脏疾病相关死亡。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347例ALT水平持续正常(≤ 40 U/L)的慢乙肝患者,发现46.69%的患者ALT水平高于新阈值,高于新ALT阈值的人群中有56.2%存在显著肝组织损伤,显著高于ALT水平低于新阈值的患者(44.9%)。
4慢乙肝儿童抗病毒治疗指征扩大,让更多儿童患者获益
2022年指南推荐对于进展期肝病或肝硬化患儿,无论年龄大小,均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HBV DNA阳性,ALT < ULN的患儿需进行肝组织学评估,如肝脏组织学分级G ≥ 1,应该抗病毒治疗;对于年龄1~7岁的患儿,即使缺少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在充分沟通及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也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多项研究证实我国慢乙肝儿童存在显著的肝脏病理学变化,低龄儿童病情也可进展为严重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低龄儿童越早治疗更有利于追求临床治愈。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基于IFNα治疗的免疫耐受期儿童的96周HBsAg清除率为21.7%,其中1-7岁的为36.4%,显著高于7-15岁(8.3%)。由张鸿飞教授牵头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萌芽项目)”也正在全国开展,相信会在未来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5低病毒血症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
2022年指南明确低病毒血症定义:接受ETV、TDF、TAF或TMF且依从性好的慢乙肝患者,治疗48周及以上,若20 IU/mL < HBV DNA < 2000 IU/mL。推荐这部分患者,排除依从性和检测误差后,可调整NAs治疗。也可以联合PEG IFNα治疗。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LLV组终末期肝病(肝硬化失代偿和肝癌)的5年和10年累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MVR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组),提示对于LLV患者也需要积极的治疗,优化临床管理。
PART two提升各类慢乙肝人群临床治愈率
1核苷经治优势人群
珠峰项目4年阶段性数据显示NAs经治的慢乙肝患者经基于PEG IFNα治疗48周的HBsAg清除率达33.2%。2022年指南新增推荐意见,推荐在一些符合条件的患者中,如NAs治疗后HBV DNA定量<检测下限、HBeAg阴转,且HBsAg < 1500 IU/mL时,结合患者意愿可考虑加用PEG IFNα治疗,以追求临床治愈。
为进一步提升临床治愈率,新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已有研究表明免疫调节联合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更佳。杨益大教授团队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NAs经治的慢乙肝患者310例,其中PEG IFNα-2b + TDF + GM-CSF + 乙肝疫苗组治疗48周的累积HBsAg清除率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41.1%和33.9%,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人群(IHCs)
一项荟萃分析表明IHCs接受PEG IFNα治疗48周的HBsAg清除率达47%。IHCs的临床治愈循证医学证据逐渐丰富,因患者的基线HBsAg水平以及治疗方案、疗程的不同,各项研究报道的临床治愈率有所差异,但总体的临床治愈率均较高。
近期发表的一项双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对于IHCs和NAs经治人群经PEG IFNα治疗24周的临床治愈率均超过30%。可见在真实世界的研究中也验证了前面的研究,与珠峰项目和IHCs的荟萃分析结果相似,IHCs和NAs经治人群的临床治愈率均达到30%以上。
3慢乙肝儿童
多项研究表明慢乙肝儿童的临床治愈率可达40%以上,且年龄越低临床治愈率越高,其中1 - 3岁可达70%以上。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表明6.2岁前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儿童HBsAg清除的可能性更高。张鸿飞教授团队的荟萃分析显示IFNα和NAs联合治疗组比IFNα单药组、NA单药组的疗效更佳。
4慢乙肝产后孕妇
韩国荣教授团队研究表明NAs经治慢乙肝孕妇产后接受PEG IFNα-2b和TDF联合治疗48周,HBsAg清除率达41.7%。目前,多项研究表明慢乙肝孕妇产后易肝炎发作,伴随ALT显著升高,CD8+ T细胞及其亚群激活增强、CD83+pDCs、CD86+pDCs的频率升高,提示肝炎发作早期机体处于免疫激活状态,可能是追求临床治愈的时机。
5低病毒血症患者
EASL2022摘要中的一项研究纳入我国240例低病毒血症的HBeAg阴性患者,48周时,PEG IFNα-2b联合治疗组的HBsAg清除率为30.9%,显著高于NAs组。另一项我国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也证明低病毒血症患者接受PEG IFNα-2b联合治疗的qHBsAg降幅为45.6%,显著高于NAs组。
6PEG IFNα经治患者及应答不佳患者
高志良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PEG IFNα经治患者接受PEG IFNα再治疗,可获得与PEG IFNα初治患者相当的HBsAg清除率,48周时,PEG IFNα经治组的HBsAg清除率也可达30%以上。
对于首次PEG IFNα治疗后HBsAg下降进入平台期的患者,谢尧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个体化间歇治疗研究发现这些患者经基于PEG IFNα的间歇治疗策略后HBsAg清除率可提升至19.41%。初始治疗和再治疗24周均有HBsAg应答的患者HBsAg清除率高达44.06%。
7临床治愈后复发患者
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后的持久性佳,但对于临床治愈后少数复发的患者是否有机会再次追求临床治愈?两项来自我国的研究均表明基于PEG IFNα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后复发的患者,接受PEG IFNα再治疗的HBsAg清除率达85%以上。
PART three预测临床治愈及其持久性的指标
1临床治愈预测指标
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临床治愈预测指标也越来越丰富,概括为三个方面:病毒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和生化学指标。目前病毒学预测指标有HBsAg水平及降幅,HBeAg、HBV DNA、HBcrAg水平及降幅,基线HBV RNA水平等。免疫学预测指标有NK细胞、DC细胞、B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等。生化学预测指标主要是ALT升高。最近也有一些新的临床治愈预测指标的探索,如HBsAg组成(大、中表面蛋白)、IgG、免疫细胞亚群等。
2临床治愈持久性佳及其预测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后持久性佳,目前临床治愈持久性的预测指标如HBsAb水平,不同研究提示了不同的阈值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HBsAb > 100 IU/mL的临床治愈持久性可能更佳。停药时HBcrAg水平也可预测临床治愈的持久性,且联合预测效果更优,若停药时HBsAb > 100 IU/mL且HBcrAg < 4 log10 U/mL的临床治愈持久性高达100%。此外,除了病毒学指标,巩固治疗时间也是其预测因素,建议巩固治疗维持12 - 24周更有利于持续性临床治愈。
PART four探索临床治愈到完全治愈的路线
封波教授团队发表的一篇综述指出更高敏定量的HBsAg清除可能更接近于慢乙肝患者的完全治愈,使用高灵敏的HBsAg检测可能临床治愈持久性更佳,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和证实。
高志良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则发现获得临床治愈的患者中cccDNA清除率达27%,表明这部分患者已经可实现病毒学的治愈,当然未来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从临床治愈到完全治愈的探索路线可从定量检测指标灵敏度的提升(HBsAg、HBcrAg、HBV RNA等)、cccDNA检测及整合HBV DNA检测的标准化、免疫联合策略的优化及靶向cccDNA的新药等展开研究,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乙肝完全治愈的梦想将在未来可及!
视频分享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