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硕鼠咬伤后多关节肿痛,可不是痛风!风湿免疫科精准诊断展实力

2023-05-19 10:15   佛山市中医院

据郑宝林介绍,鼠咬热是一种由啮类动物(主要为鼠类)咬伤或抓伤后,由小螺菌或念珠状链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

来自鹤山的陈先生3周前不慎在自家粮仓被硕鼠咬伤,由于误判为“痛风”,始终无法达到治疗效果,遂慕名到我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经该科郑宝林团队抽丝剥茧,确诊为念珠菌链杆菌鼠咬热,彰显了我院在相关领域的先进水平。

据悉,陈先生被咬后的第二周发生了一过性发热,最近则出现多关节红肿热痛,就医后当地按“痛风”处理,疗效不佳。早就对我院风湿免疫科有所耳闻的陈先生于是慕名前来就诊,经过该科主任郑宝林教授详细追问病史、精准诊断,很快就查到了罪魁祸首——念珠菌链杆菌鼠咬热,并规范进行了抗感染治疗。很快,陈先生的病情有了明显改善。

据郑宝林介绍,鼠咬热(rat bite fever,RBF)是一种由啮类动物(主要为鼠类)咬伤或抓伤后,由小螺菌或念珠状链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一般来说,念珠菌链杆菌鼠咬热咬伤处很快愈合,无硬结样溃疡形成,局部淋巴结亦无明显肿大。

之后会出现临床症状群,关节红肿疼痛是本病特征,以大关节多见。不经治疗者病死率可达7%~13%。死因主要为心内膜炎支气管肺炎、继发细菌败血症等,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预后也较差。

由于该病属于传染性疾病,科室根据规定将该病例上报至医院院感科,院感科了解情况后逐级上报到上级部门。5月10日,广东省及佛山市疾控中心也为此莅临我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情况,并对家属做相关防疫工作指导,我院副院长陈苹、院感科副科长陈文元等陪同调研。

30111684453747385

广东省及佛山市疾控中心莅临我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8251684453747651

99031684453748341

陈苹在调研中指出,鼠类咬伤可导致流行性出血热、鼠咬热等疾病,除了关节症状,还要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脏受累情况等。同时也对我院风湿免疫科的精准诊断表示认可 。

文:风湿免疫科郭奇虹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念珠菌链杆菌,风湿免疫科,流行病学,郑宝林,鼠咬热,关节,痛风,肿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