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解 | 踝关节和后足前外侧入路
从前外侧完全显露踝关节和后足不仅要显露踝关节,而且还需要显露距舟关节、跟骰关节和距跟关节。此入路在踝关节融合术中最常使用,也可以用于三踝融合术和全距骨融合术。另外,此入路也可以显露整个距骨或在距骨脱位的病例中进行复位。
患者体位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在患侧臀部放一沙袋以便使下肢内旋并将外踝转向前方。通过抬高肢体3~5 min或是使用软的橡皮带进行肢体的驱血,然后上止血带(见图1)。
图1 显露外踝时患者的体位。
体表标志与切口
01体表标志
在腓骨远端的皮下可以触摸到外踝。
在足的外侧缘可以触摸到明显隆起的骨块,即第5跖骨底。
02切口
沿踝关节的前外侧作一长15 cm略带弧形的切口。切口起自踝关节近端大约5 cm、腓骨前缘2 cm处。
切口沿弧形向下,在外踝尖内侧2cm处通过踝关节进入到足背,终止于第4跖骨底的上方,大约第5跖骨底内侧2cm处(图2)。
图2 踝关节前外侧切口。
在踝关节的前外侧作一长15cm略带弧形的切口。切口起自踝关节近端大约5cm、腓骨前缘2cm处。切口向下在外踝尖内侧2cm处通过踝关节进入足背,终止于第5跖骨内侧大约2cm处。
神经间界面
神经间界面位于腓骨肌(腓浅神经支配)和伸肌(腓深神经支配)之间。
浅层显露
沿皮肤切口切开筋膜层,切开上下伸肌支持带。不要试图游离皮瓣。注意保护通过解剖平面的腓浅神经的皮支(图3)。辨认第3腓骨肌和趾长伸肌,在伤口的上半部,沿这些肌肉的外侧切到骨(图4)。
图3 沿切口切开深筋膜和上下伸肌支持带。注意保护腓浅神经。
图4 辨认第3腓骨肌腱和趾长伸肌,在切口的上半部分沿它们的外侧切到骨。
深层显露
将伸肌牵向内侧显露胫骨远端前方和踝关节囊的前方。在远端,注意辨认起于跟骨的趾短伸肌(图5),可以将该肌肉从起点处锐性剥离。在剥离时可能切断跗外侧动脉的分支,可以电凝止血以防止术后形成血肿。将游离的趾短伸肌牵向远端和内侧,注意将肌肉的筋膜、皮下脂肪和皮肤作为一个皮瓣掀起。辨认跟骰关节和距舟关节背侧的关节囊,它们横行在足部并且紧密相连形成临床上的附中关节。然后辨认跗骨窦内的脂肪组织,通过将这些组织游离并牵向下方或切除的方法显露距跟关节。
图5 将伸肌向内侧牵开可以显露胫骨远端和踝关节的前方。辨认趾短伸肌的起点。
保留脂肪垫可以预防术后出现的凹陷影响美观。保留脂肪垫也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图6)。
图6 沿趾短伸肌的起点分离并将其牵向远端。游离覆盖于跗骨窦的脂肪垫并将其牵向下方。切开显露的关节囊。
最后,切开要显露的任何或所有关节囊。通过在足底用力跖屈和内翻足部显露关节(见图6)。
危险
腓深神经和胫前动脉通过踝关节的前方,如果显露时没有尽可能地靠近骨进行,则有可能损伤它们。
如何扩大切口
01延长措施
此入路可以向近端延长从而显露小腿前室的结构。沿皮肤切口切开深筋膜可以打开此间室。
此入路也可以向远端延长显露足外侧的跗跖关节。沿第4跖骨延长切口,可以显露位于皮下的跖趾关节。
本文整理自:《骨科手术图谱——入路与解剖》、百度文库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