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60岁老伯,出现脚趾发黑,险些截肢!专家:其实是血管堵住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经常会看到一些老人走路一瘸一拐。其中有的人脚趾溃疡、发黑、坏死,甚至不得不截肢。
福州60岁的老林,正是如此,尤其是当他听到自己需要截肢的时候,都吓死了,幸好在福建省立医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就诊后,一查是血管堵住,通过介入治疗保住了他的脚!
脚趾发黑 差点面临截肢
60岁的老林,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就感觉自己走路走多了,腿有点发麻、疼痛,他想可能是平常下地干活太累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但是半年过去,没什么好转,而且左腿疼痛越来越明显,从开始脚痛到脚趾发黑,为此他赶忙去医院看,但是辗转了几个科室,看病花了不少钱不说,病没看好,还越来越严重了。最后在骨科医生得出治疗方案,说是可能需要截肢,这可把他吓坏了。
老林找到福建省立医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方主亭主任医师时,左脚大脚趾黑得像“焦炭”,触目惊心。
接诊后方主亭主任表示
这种情况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是血管介入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但很多人对这个疾病并不熟悉,所以会导致他们在就医过程中多走了很多弯路。
“有些老年朋友突然出现走不动路了、足趾皮肤破溃了,其实是下肢血管狭窄或者堵塞了。结果去了骨科、神经科、皮肤科都找不到问题根源。”
老林最终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恢复健康。方主任在他狭窄的血管内放入了支架,撑起血管,使得血流恢复了通畅。1个月后,老王左下肢疼痛较前明显减轻,伤口也显著缩小。术后一年,皮肤完成恢复和正常人一样。
血管是人体的“生命通道”
5月18日,正好是全国血管健康日。血管作为人体的“生命通道”,一旦血管出现斑块、硬化、堵塞,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带来生命危险。
我们腿上的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动脉是负责供应营养物质、氧气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酒精、香烟中的一些化学成分,会对血管壁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加快血管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的速度。
下肢离心脏最远,一旦斑块把血管堵住后,流到腿上的血变少了,腿脚也就觉得没力气了。时间一久就会溃烂甚至发黑坏死,最坏的结果就是截肢。
都说“人老腿先老”,确实,从下肢血管角度看,随着年龄增大,血管里的垃圾越来越多,出现斑块、狭窄等,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所以就会出现很多老年人走不动路,冬天双脚冰冷的情况。
方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和生活习惯很大的关系:暴饮暴食、吸烟喝酒、作息不规律,这些都不利于血管健康。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首先要做好血管的自我保健,要尽量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不抽烟喝酒,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所以如果突然出现下肢疼痛、无法行走,双脚冰凉,尽早到血管介入科检查,早期发现问题,早期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都能保持良好的效果。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杨晨声
编辑:杨小懒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