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星标|“牙科·技工厂”,是时候更名为“牙·科技工厂”了
前言
“随着口腔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走向深水区,作为产业价值链上不可忽视的一环,或许‘牙科·技工厂’,是时候被重译为‘牙·科技工厂’了。”
中文语境中的牙科“技工厂”、“技工所”、“技加工厂”,在英文语境中或学术名词中是Dental Laboratory。Laboratory,词根为Lab,在医学领域有着多重翻译,比如:《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译为“实验室”、《汉英医疗卫生词典》译为“化验室”、或《英汉双向医学词典》译为“检验室”。
关于业内耳熟能详的“技工厂”等中文通用词汇,是如何被翻译成如今的通用说法的,从前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与兴趣。但从社会认知语言学角度,在现实重叠、认知图式相似的情况下,Dental Laboratory本应直译、音译或字译为“实验室”,却阴差阳错被译为“加工厂”或“技工厂”。
想想看,“实验室”与“工厂”,在大众普遍认知中,其名词所包裹、指代着的社会地位、职业角色之隐喻,是迥然不同的。所以,这一项看似不起眼的名词翻译,不得不说对国内“牙科技工厂”及其从业者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
1、牙科技工厂的β收益与α收益
其实就市场而言,据M&M提供的数据,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与行业数字化的进步,全球牙科实验室(技工厂)市场2022年估计为350亿美元,到2027年有望达到465亿美元,2022年到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9%。(相较而言,全球牙科设备市场规模在2020年预估为290亿美元,并预计在2026年达到38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4.6%。)
仅从义齿市场来看,根据国海证券数据:中国义齿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4.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9.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96%,2021年中国义齿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00.99亿元,较上年增长8.47%,预计2022年中国义齿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8.42亿元。
与此同时,出口数量逐年增长,2022年中国义齿出口数量为2032.38吨,较上年增长3.4%。相较而言,2022年中国义齿进口数量则为24.73吨,较上年下降21.49%。
随着种植牙市场放量在即,基本盘持续上涨,对于所有的牙科技工厂来说,理论上都是水涨船高的好事。然而,新的数据情况,却初现端倪:
截至2023年4月31日,全国(不含港澳台)与“义齿”业务尚在工商系统存续的相关企业约3000家。回想2014年之前,每年注销的相关企业还为个位数;而2022年,义齿相关企业净增长数则首次显示为负数。
也就是说,牙科技工厂市场,已经开始洗牌和开启了淘汰机制。
如果在过去,中国的牙科技工厂还能随着行业基本盘增长,获取被动的β收益;而如今,技工厂们不得不通过自身能力,去努力争取与α收益了。
*β收益:贝塔收益是随着市场起伏而获得的被动收益,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α收益:阿尔法收益指通过自己的技能或策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2、从“牙科·技工厂”,到“牙·科技工厂”
作为产业数字化价值链的重要一环,技工端的数字化升级来得更早、也更迫切。一边是技工端深入参与到全球竞争中,一边是国内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从前本土化、当地化的优势,在数字技术、物流交通双向并行的发展中,开始变得平庸。
这要求牙科技工厂进行有效的整合,不仅要保持活力,还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蓬勃发展。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新型科技密集型产业,而这——只有通过数字流程和协作工具才能实现高效集成,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上海速诚义齿有限公司为例,公司于2005年成立,是集生产、研发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同时也是极具专业品质的口腔修复服务提供商和定位高端义齿制作的数字化加工中心,其宝山生产基地总面积逾10000平米,市场覆盖长三角地区并辐射全国。
2007年,公司数字中心成立开始引入一系列数字化设备,推动生产流程的改革。从切削设备到增材设备,从进口设备到国货设备的选择,如今的速诚义齿形成了集数字人才+数字设备+数字管理的现代化加工厂模式。
“比方说,我们现在使用的增材设备是固定在某个厂区的,但设计中心在跨省的另一个厂区,但我们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来进行3D打印,这就减少物流的时间成本,增加了效率。”速诚义齿数字化中心主管王慧介绍道。
王主管坦言,从前技工端在纯手工的阶段,必须是慢工细活,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多、忙、慢的特点;如今到了数字化阶段,由于设备精准度的提升,可控范围扩大,人员数量相应降低,但人员质量却提升了。
“我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今天白天把牙冠的数据设计好后,通过增材方式去加工,设备基本上就是在夜间工作,这样第二天成品就出来了。”王主管认为,“加工厂是以人为本的企业,这个‘人’其实不止是指劳动力,还有‘人本’主义。一家企业的迭代不仅是满足市场需求,还有对内员工周全的考虑。这是双赢的事,一方面大大释放了企业的产能,一方面又照顾了员工的工作生活间的平衡。”
然而,这也给牙科技工提出新的挑战和学习空间:他们必须在其原有的知识框架中,加入数字化操作技能以及新的思维、设计方式。在数字技工时代,数字化让人的技能放大、让人的单位时间价值放大,这也是人才发展的必然。
所以,“数字化”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热词,它是行业向前发展的生产力,让更多职场人从重复低效的工作庸常中解脱出来,同时也给创造力与创新力,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但关要是:我们以何种心态与胆识,看待、选择与运用数字化。这决定了在未来竞争中,企业具备多大的“粮仓”与多深的“战壕”。
这时候,国产设备,前来助攻了。
3、在地服务,国产进击
对于技工厂而言,设备采购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早期行业对数字化设备可选项不多,进口设备占据着各赛道的主导地位。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利好、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众多国产3D打印企业也纷纷加码口腔赛道,交出了耀眼业绩。这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果,其中汇集了众多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努力。
“瑞通增材”即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速诚义齿在增材制造方面的深度合作伙伴。
(图注:广州瑞通增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瑞通增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以数字化口腔正畸,3D打印,医疗服务创新为技术核心,集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二十多年的激光设备制作经验,是国内最早将金属3D打印技术应用于口腔行业的企业之一。
在业内,瑞通增材并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企业,但却已经与国内近1000家技工厂建立了合作,其设备出口至50多个国家,全球正在投入使用的金属3D打印设备超1200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瑞通增材的金属3D打印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口腔3D打印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之一。
据悉,瑞通增材的金属3D打印机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可打印出高精度、高强度、高耐用的金属零件。D系列金属3D打印机,是专门为牙科修复体制造的齿科专用3D打印机,具有设备小巧、稳定性高、打印效率高、操作灵活等特点,很好适应义齿厂场地局限、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产能等需求。
(图注:瑞通增材设备)
值得一提的事,二十多岁的企业算是口腔行业的老企业,做的却是新事业:以“瑞通数字化设计管理平台”(RDM)为例,就可以为加工厂提供设备、数据处理、设计、软件、操作培训和售后服务全流程服务。
“最初很多技工厂对于数字化设计软件都有很多的知识盲点,我们组建了6-8人的培训团队,专门给客户做培训,确保他们用得上、用得好。口腔数字化不是赶时髦、不是装点门面、更不是亭台楼阁。用得起来,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好工具。”在本土化服务上,扎根二十余年的瑞通增材,将技能培训与响应速度视为关键阀门。
“其实【设备品质+售后服务】才是产品的全部,所以我们必须要自建服务团队。” 瑞通增材总经理孙永明先生说,“销售完一台设备从来不是最终的交付场景。客户真正要的不是一把锤子,而是墙上有一个洞,它最终要实现的是挂一副画。”
据悉,瑞通增材自建逾三十多人的服务团队,实行“机-人”绑定售后管理的组合拳,服务团队既是设备维护师,又是排版跟进师。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保证着设备正常运行与持续生产。
“诚心说话,没有一台设备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即使客户问题无法在线上排除解决,我们也能保证8小时响应,24小时到位。”孙永明先生补充道,“我们的客户在全国各地,服务团队也在全国各地。所以,客户再远,我们也很近。”
(图注:瑞通增材“金牌服务团队”)
诚如速诚义齿王主管所言:“现在行业人的经验都多了,企业真正要选择的应该是性能比高的合作方。设备精度、稳定性和材料供应以及售后服务都需要综合考究。本质上来说,我们不是采购一台设备,而是需要建立一段较长的、良性的合作。”
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都进一步聚焦到制造业。这是产业间高质量的博弈,也是大国博弈的关键一环。
当我们向瑞通增材了解增材制造的下一个“跳跃点”在何方?瑞通增材回复道:材料的突破。他们认为,只有不断研发新材料、结合设备的优化,才能生产出“最小公差”的新产品,来满足市场以及临床需求。
近年来频频听到“支持国货”的口号,但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一句“支持国货”不能简单理解为“热血少年”,很多优秀的企业家都在企业效益与家国情怀中,投出了自己的一票。而这,得益于国货不打情怀牌,而是真的争气了。
后言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新一代信息通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口腔医疗设备制造的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都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国的口腔数字化设备制造商们也在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双双进击。
如题所述,“牙科技工厂”是一个被翻译耽误的产业谬差。我国的“牙科技工厂”虽起步晚,但随着数字技工时代的到来,新的设备、新的材料与新的加工工艺,让新时代的“厂房”,在事实上已经变成一个“材料实验室+数据化设计中心+智能制造中心”为一体的新形态。
只有不断深化人才培训,持续进行数字化升级,并善于与产业多方协作,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才能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保持着永动的生命力。
如今的国货,谈“性价比”,已不是一种折中,而是一项赞美。它代表着国货在借由数字化工具,在性能、价格、服务等诸多方面已经能响应市场需求、匹配市场需求,提供更适合市场的解决方案。
所以,细细想想:在产业各方的数字化推进中,中国的“牙科技工厂”,也是时候,被重译为“牙 · 科技工厂”了。
参考资料:
• 《中国制造2025》
• 《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
• 《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计划》
• 《Dental 3D Printing Market Size, Share & Trends Analysis Report By Application (Orthodontics, Prosthodontics, Implantology), By Technology (Vat Photopolymerization, Polyjet Technology), By End-use, By Region, And Segment Forecasts 2023 - 2030》
• 《Global Dental 3D Printing Market Size By Technology (VAT Photopolymerization,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Polyjet Technology), By Application (Implantology, Orthodontics, Prosthodontics), By End Use (Dental Hospitals and Clinics, Dental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Dental Laboratories), By Geographic Scope And Forecast》
• 《Global and China Dental 3D Printing Market Insights, Forecast to 2027》
• 《Dental 3D Printing Market Size Worth USD 12.46 Billion in 2028 - Emergen Research》
• 《CHINA DENTAL 3D PRINTING MARKET REPORT & FORECAST 2021-2027》
• 《Dental 3D Printing Market 》
• 海关总署
• 《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
• 《汉英医疗卫生词典》
• 《英汉双向医学词典》
• Roland Berger
• 国海证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