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CR 2023丨球扩瓣复做TAVR,临床效果与初始TAVR相似
随着TAVR适应证向年轻人群的扩展,越来越多的患者余生需要进行二次或者三次换瓣。 但目前关于复做TAV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相对匮乏。 5月16日,在2023年欧洲介入心脏病学大会(EuroPCR 2023)首日的“Late-Breaking clinical data: TAVI”专场,美国洛杉矶Cedars-Sinai医疗中心的Raj R. Makkar教授公布了一项关于使用球囊扩张瓣膜复做TAVR的研究结果,对比了复做TAVR与初始TAVR相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过程
复做TAVR被定义为在不同于初始TAVR进行的第二次TAVR手术。 研究共纳入1216例复做TAVR(其中475例患者初始瓣膜为爱德华经导管瓣膜)的患者以及1216例首次进行TAVR的患者,并根据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比较复做TAVR和初始TAV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复做TAVR的中位时间为26.25个月。 主要终点为30天和1年的死亡和卒中事件;次要终点包括手术相关的结果,以及院内、超声心动图和健康状态相关的结果。
研究结果与意义
随访1年发现,在主要终点中,复做TAVR组和初始TAVR组在死亡(17.2% vs. 17.7%,HR 0.99,95%CI 0.80-1.24,P=0.961)、卒中(3.3% vs. 3.5%,HR 0.99,95%CI 0.62-1.60,P=0.982)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就次要终点而言,两组在主动脉瓣再干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点在30天和1年随访时保持一致。 复做TAVR手术的患者主动脉瓣平均压差高于初始TAVR患者(出院时: 14.1 mmHg vs. 11.0 mmHg),但1年后保持稳定(15.0 mmHg vs. 11.7 mmHg)。
功能性NYHA分级和KCCQ评分改善显著,在复做TAVR组和初始TAVR组之间具有临床可比性。 接受复做TAVR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取决于患者的外科风险:低、中和高风险患者30天的死亡率分别为0.7%、3.8%、9.4%,1年死亡率分别为8.7%、14.4%、26.4%。
包括瓣环破裂、转开放性心脏手术或冠状动脉闭塞在内的手术并发症在两组中都很少见,复做TAVR组与初始TAVR组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41%、0.16%。 与倾向匹配的初始TAVR患者相比,无论在首次TAVR后的早期或晚期复做TAVR,在死亡或卒中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无论初始主动脉瓣膜类型是球囊扩张型还是非球囊扩张型,使用球囊扩张型瓣膜复做TAVR均可获得相似的临床结果。
该研究提示
①经导管主动脉瓣衰败后,采用球囊扩张瓣膜复做TAVR可能是一种合理的治疗选择;
②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评估其长期结果,以及根据初始和后续瓣膜类型观察临床结果的差异。
免责声明:本文所提供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排版/编辑:医心编辑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