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护士】2023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岳莺
导语
为促进健康中国与健康上海的建设与卫生事业和谐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宣传上海护理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流形象,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广大护理工作者为我市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上海市护理学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3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上海市护理学会微信订阅号“好护士”专栏,将集中宣传这些品德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好护士!
本期“好护士”栏目,我们将介绍2023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科护士长——岳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护士的先进事迹吧!
01、先进事迹
Exemplary Deeds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介绍视频
岳莺,现担任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科护士长,上海市护理学会人文专委会委员,医院护理质控核心组成员,闵行区老年护理质控组成员。在政治思想上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加党员学习活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事护理工作22年来,她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用真诚、爱心、细致与严谨,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践行着护理职业精神。一、刻苦钻研提技术,精心护理暖人心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认真细致是她对待工作的态度。“苦在别人不知处、乐在患者满意中”,在护理岗位上,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论是作为临床护士,还是护理管理者,她始终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上、态度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不断求实创新。自担任护士长后,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业务和护理管理新理念,将科学的现代管理方法融入到工作中。熟练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持续质量改进项目。作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她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技术,得到了科主任和医生的肯定和信任。一次科主任找到了她,告知有1名肠癌术后并发肠瘘行2次手术患者,伤口处肠液持续流出,愈合情况差,且患者造口内陷,离伤口又近,伤口造口周围皮肤均有皮炎,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情绪较差,想转到她科室,询问她的意见,她立即回复主任说:“来吧,这是主任对我们团队的信任”。患者入科后,她亲自为患者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护理用品,并将造口袋改造成渗出液收集器,避免肠液直接接触皮肤,对患者的护理都亲力亲为,解决患者生理上的痛苦的同时也给予了心理上的慰藉。经过她和团队2个月的精心护理,患者痊愈出院。出院时,患者还特地送了锦旗写到“情系患者如亲人,精心护理暖人心”,至今该患者和他的家属每年都会来医院看她。
二、科研创新攀高度,慢病科普惠群众
作为年轻护理管理者,她勇于接受挑战。2019年,医院开展标准化示范病房的建设项目,她所在病区被任命为首批试点病区。接到任务后她立刻组织科室护理团队召开动员会,传达了项目内容,确定的科室建设目标和方向。在项目建设期间,遇到问题,她第一时间与主任沟通,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组织科室讨论,带领团队顺利完成各项工作。通过项目开展,她所带领的护理团队不光在基础护理工作中做到了标准化。在专科护理建设中,首次在医院开展了基于循证的系列快速康复护理项目,已主持开展术后早期活动,围手术期肺康复训练和营养管理项目,改善患者结局。获得医院优质护理改善项目一等奖,闵行区首届品管圈比赛二等奖。团队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实现了护理科研课题“0”的突破。除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基层医院联动,指导社区护士护理查房及技能操作,为社区医生、护士进行老年护理临床技能的培训。作为上海市老年慢病管理科普教育基地讲师,每年在医院及社区进行科普讲座。同时,她还是上海市红十字会第五人民医院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的医院联络员,负责组织落实各项志愿者活动。三、患者需求为载体,人文护理促康复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地战斗中,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国家的号召,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战士的使命。先后参加了隔离病房、疫苗接种和保障、社区大筛、方舱医院和援藏工作。用青春和汗水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上海封城期间,她被委派到慧馨方舱医院担任护士长,慧馨方舱有别于其他大型方舱医院,是由人才公寓改建而成,共设1637个床位,楼宇间不相连,人员分散在各个区域,记得她第一天到方舱医院,刚放下行李,就接到上级紧急任务当天晚上要新开7栋楼收治患者,她立刻组织舱内医护人员,一层一层查看每个房间的卫生和基础设施情况,并根据房间布局,安排床位号。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让安排患者入住,她带领着团队将生活必须品制作成小礼包,放在每一个床单元的床头柜上。当天晚上40人的团队完成了近1000人的收治,其中一位患者在入住后,对她说:“在入舱前,看了很多新闻,对方舱医院的描述各异,说实话很担心,可当来到慧馨方舱,我的心就定下来了,你们把我们一家人安排在一起,还给我们提前准备了‘小礼包’,把我们照顾的很好,感谢你们。”虽然此时的她,已经疲惫不堪,但是当听到患者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时,她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她利用专业知识,和医生联动在方舱医院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组建中医团队,轮流组织舱内患者在空旷的场地打太极和练八段锦,既调节了免疫的作用,增强了患者体质,还缓解了患者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同时利用人才公寓环境特点,首次推出了实景模拟科普,将人才公寓底楼活动室布置成真实居家环境,邀请“准退疫”的患者现场观摩和学习。在“慧馨”一站式服务平台开辟新冠科普专栏,制作相关科普短视频,成为了入住方舱患者的必“点”内容。
四、肩负使命勇担当,援藏抗疫显本色
正当大上海保卫战结束,大家的工作生活逐步恢复到正常时,2022年8月16日21:38分,医院发布需紧急组建援藏采样队。虽然她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和即将参加中考的女儿,但她还是第一时间发出请愿。经过了3年的疫情,家人对她的决定也给予了支持与理解。最终她被任命闵行区采样队队长,带领着13名援藏医疗队队员远赴西藏开展抗疫工作。初到平均海拔4000米的日喀则,刚下飞机头痛和恶心便伴随而来,但她还是强忍着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安排医疗队员的入住,由于当地条件有限,不能做到单人单间,她主动将自己的单间换给有单间需求的队员。将队员们一一安顿好后,她实在忍不住了,抱着垃圾筒就吐了起来,直到第二天凌晨,才靠着吸氧稍稍缓解了剧烈的头疼浅睡了两三个小时。这种难受的感觉,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在援藏抗疫工作中,她俯首躬行,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尽最大努力保护着队员。在执行采样任务时,她不辞辛苦,上山、爬楼、入户出色的完成了采样工作。不仅如此,采样期间,她还关心着当地居民的健康,为有需要的居民联系医院安排远程会诊,为当地的居民排忧解难。疫情瞬息万变,当她接到援藏方舱队需要支援时,秉承着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坚定思想,她第一时间报名,做好队员的动员工作,她所带领的采样队是唯一一支整建制支援方舱的队伍。方舱医院病区物资是由护士长负责每日申领运送至病区,医院没有电梯,而她所负责的病区又在5楼,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平时一活动都会心率增快大喘气,但她克服身体极限,每天像圣诞老人一样,背着所需物资运送到舱内,同事们对她的印象都是“小小的身体,有着大大的能量”。因为藏民很多名字都是一样的,她运用自己丰富的病区管理工作经验,制定病区工作流程,设计各类登记本,做到了零差错。作为队长她还时刻关注着当地统筹安排小组的消息,关心着援藏队员工作身体情况,完成每日数据统计和上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了领导和队员们的肯定,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她所带领援藏医疗队的工作事迹报道还有幸登上了学习强国。
她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长期践行着对护理工作满腔赤诚的热爱,始终坚守立足岗位做奉献的初心,用无比坚定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白衣天使的赞歌。
02、典型事迹
Typical Deeds
方舱医院工作期间,她利用人才公寓环境特点,设计科普方案,模拟真实居家环境,采取“小班制”的方式,为患者进行“退疫”必备知识的实景讲解,包括消毒剂配置储存、物品的消杀策略和方法及居家环境改造等,为出院患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实用科普知识。一次科普讲解结束时,一位老奶奶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方舱的生活是这样的,医护人员很专业,也很贴心,不但让我顺利康复出院,还让我们在这里学会了平时不了解却非常实用的科普知识。”模拟实景讲解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实用的内容受到了参加者的一致好评,但一场科普下来,体力消耗特别大,闷热的防护服里她的手术衣裤都湿透了。她用科普的力量为患者带来温暖和支撑,让患者对新冠病毒有了理性认识,做到科学防控,从容应对。援藏期间,她和妇产科姜医生在上门入户采样期间,发现一名刚做完流产手术的妇女可能有流产不全,她主动联系当地干部,第一时间安排该妇女到当地医疗点进行检查,同时联系医院妇科专家为该妇女进行了远程会诊,使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当接到援藏方舱队需要支援时,她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并做好队员的动员,带领着采样队员整建制支援方舱医疗队,齐心齐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本文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文字、视频来源: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图片编辑:张梦佳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