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绿色封堵来了丨成大附院顺利完成首例零射线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临床快讯
24岁的谢女士在1年前产检时发现房间隔缺损,多方寻医得知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技术精湛,遂来院咨询。
接诊的主治医师冯坤热情仔细的向她介绍了介入治疗的手术过程及科室情况,谢女士很满意,唯一顾虑介入手术所使用的X射线带来的潜在风险,担心器官功能受到影响,并影响将来备孕。入院后,得知谢女士的顾虑,科室结构性心脏病小组讨论后决定执行刘亮主治医师提出的零射线封堵的手术方案。刘亮主治医师为谢女士介绍手术方案后,谢女士欣喜表示来对了医院。
零射线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即完全放弃常规引导手术操作的X射线而改以超声进行引导。虽然目前超声技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阵列式探头的反应速度和实时性与上一代超声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受超声声窗的限制,不能为手术提供开放视野,这需要术者娴熟精湛的手术技术来弥补,但术者的操作习惯需要完全重新建立,难免顾此失彼,这一对矛盾是这类手术最困难的地方。这也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技术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纯超声引导的手术却并不多、仅集中在少数著名心脏中心的主要原因。
经过紧张的术前准备,5月11日上午手术开始。心血管内科主任何川教授率主治医师刘亮、罗莉执行手术,心功能室主治医师冯坤操作经食道超声和经胸超声,为手术提供引导,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柳文杰主治医师负责静脉麻醉。手术自穿刺右侧股静脉建立手术通道开始,至引导钢丝跨过房间隔建立封堵器运动轨道,至封堵器依次在左房和右房展开,至封堵器释放,每一步都在超声的引导和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有时还需要超声多切面扫描以进一步确认,故手术时长是常规操作的2倍以上,但手术顺利完成后,所有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都感到由衷的自豪。
自新世纪初,完全超声引导下的房间隔缺损封堵技术在国外出现,随后被引进到国内,经过国内众多临床专家,如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不懈努力之下,逐步成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标杆技术,在国内各大知名心血管中心开展。常规介入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日益成熟,其X射线作为手术引导手段的技术基础对医生和患者(尤其是育龄女性和儿童)潜在的损害风险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新的引导方式,如超声、磁共振等尚不能完全取代X射线的情况下,发展部分无射线、低射线的介入技术,即所谓“绿色介入技术”,已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且安全有效的。成大附院心血管内科长期专注于技术发展,积极跟踪学习国内外开展的各类先进技术并引进到本地,多项技术都是在省内和市内率先开展,专业技术发展水平得到业内广泛认可。此次手术成功,标志着成大附院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团队的技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水平,必将造福更多本地患者!
图1:术前经食管四维超声清晰显示
房间隔缺损形态
图2:术前房缺二维、四维超声显示
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图3:实时双平面超声
引导导丝进入左上肺静脉
图4:超声确认封堵器输送鞘
位于左上肺静脉口
图5:封堵器左伞盘释放
图6:实时双平面超声
多角度扫查、确认封堵器形态稳定
图7:术后经食管四维超声清晰显示
封堵器成型良好、贴合紧密
科室简介
成大附院心血管内科是技术团队严整、质量水平一流、朝气蓬勃、快速发展的学科。目前为成都市重点学科建设单位,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示范中心等国家级专业认证。科室设有2个病区,常设床位120张,2个介入导管室,心电图室,心功能室。设施齐全,装备先进。现为成都市金牛区心血管病质控分中心,金牛区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金牛区胸痛中心联盟牵头单位,遵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单位。
科室人才队伍充沛,现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6名,组成冠脉、电生理、心脏电子设备植入、结构性心脏病、影像等5个亚专业团队。目前科室年开展各类心血管介入手术超过3000例,为全区域提供直接PCI治疗服务,年救治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危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200余例。冠脉诊疗团队常规开展各种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包括:冠脉再灌注治疗(支架植入/药物球囊血管成形术)、冠脉慢性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冠脉内超声和光学衍射成像、冠脉钙化病变切割与旋磨、冠脉发育畸形异常分流封堵、肥厚性心肌病室间隔化学消融,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等;电生理团队常规开展各类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三维标测引导下复杂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射频/冷冻/脉冲消融等;心脏电子设备植入团队常规开展各类心脏电子设备植入术,主要包括:常规起搏器植入、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埋藏式心脏自动转律除颤器(ICD)植入、心脏再同步装置(CRT)植入、植入式心电事件记录仪(ICM)植入、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心血管影像技术团队常规开展经胸与经食道心脏三维超声、超声声学造影、超声激发试验、经胸/经食道/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各类介入治疗手术以及心血管磁共振检查;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成立较晚,但发展迅猛,能独立开展各类儿童/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卵圆孔未闭等)介入治疗常规技术,更独立开展左心耳封堵、二尖瓣缘对缘修补术(TEE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等目前业内最尖端的技术,代表了未来心血管技术发展的方向。科室技术水平的发展,受到业内广泛瞩目,更得到越来越多病人的信赖。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目前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首位死亡病因,防治形势异常严峻。成大附院心血管内科将继续秉持“至意深心、覃思笃行”的精神,不断奋斗,守护更多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来源:心内科 刘亮、冯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