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护士】2023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尤春芳
导语
为促进健康中国与健康上海的建设与卫生事业和谐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宣传上海护理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流形象,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广大护理工作者为我市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上海市护理学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3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上海市护理学会微信订阅号“好护士”专栏,将集中宣传这些品德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好护士!
本期“好护士”栏目,我们将介绍2023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大外科总护士长兼骨科一病区护士长——尤春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护士的先进事迹吧!
01先进事迹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介绍视频
尤春芳,女,57岁,副主任护师,中共党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大外科总护士长兼骨科一病区护士长。1985年毕业至今坚守在一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近38年。她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在医疗服务工作中时刻发挥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奉献精神,弘扬医护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兢兢业业,初心不改,用爱温暖着每位患者的心灵,用汗水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
一、抗疫先锋 攻坚克难,勇毅前行
2022年初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吃紧,隔离点收治爆满,同济医院于3月23日凌晨接上海市卫健委通知,组建医疗队支援上海市市政府一号工程世博新冠临时隔离点。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临危受命担任护理组总领队,三天完成护理队伍集结与培训,26日带领同济170名护理人员投入战斗,当天连续工作30小时,收治1600余名阳性感染者,在上海世博方舱工作的10天,每天睡眠只有4小时,完成了工作筹备与协调,制度流程制定,院感培训管理,累了就在世博馆清洁区找一空地睡一会儿,经常深夜还在召集护士长布置工作,有多少个夜晚舱内一个电话,她就顾不上休息,披上白衣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埋头做就是了,艰难时刻总会过去。”乐观的尤春芳总会用一句句鼓励人的话语,带着团队开启了一次又一次“从零开始”的征程。世博方舱各项工作正常运作后,接上级领导指示,又先后筹建新曹杨、金山天华路方舱医院,从废弃工业园区到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方舱收治点,从防护物资到第三方人员培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保障患者安全,分区域、分色块管理方案得到建工方的肯定,并运用在方舱建设中。她将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注重人文关怀,提出了许多人性化服务举措:《一次不一样的“旅行”——留给还在奋斗中的你》主题留言板;抗击新冠 同济有“画”说;金山方舱糖尿病护理小讲课;医护联动“5.4国际哮喘日”主题义诊;温馨图书角、网课方舱教室,爱让冰冷的方舱充满了同济温度。她带领团队历时60天,辗转三个方舱,收治新冠无症状感染者9465人。5月8日文汇报、5月9日学习强国以“当穿上大白,一种力量自心底涌出来”为主题专版报道同济医院尤春芳舍小家为大家,割小爱成大爱,不辜负“白衣天使”之称号。
同年8月份,海南疫情告急,6月份刚从方舱回来的她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信念,再次报名冲在了抗疫第一线。带领40名护士参加上海援琼医疗队奔赴海口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在19天中克服年龄大身体疲惫的困难,串街走巷深入一线,无一缺席,累计完成12轮全员核酸检测和重点区域核酸检测,共计外派队员407人次(党员120人次),完成94个点位,240个台次,215863人次核酸采集量,数字的背后是护理人夜以继夜的奋战和坚,也得到海口各区镇的充分肯定,共收到锦旗4面,感谢信3封,受到海南新闻联播、上海卫视、上海新闻综合专题报道。
二、临床管理专业引领,打造专科特色护理品牌
作为大外总护士长,分管大外科18个病区、手术室以及ICU,秉承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外科老年患者日益增多,如何做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成为她重点关心的问题。围绕患者的心理、营养、疼痛、血栓、管路、运动等关键环节,她积极探索实施外科快速康复的围术期护理实践,制定了外科手术并发症风险评估、围手术期营养风险预控、围手术期静脉血栓预控,糖尿病围手术期管理,《外科常见导管引流技术考核手册》,降低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分管片区内护理单元获得了上海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上海市护理学会科研课题,上海市首届优秀护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和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
同济医院院骨科是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她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为团队树立一个好榜样,有计划地培养、挖掘出每个团队成员身上的闪光点,为护理事业培育更多的新鲜血液,输送更多的人才。在每年护理部提携杰出人才、护理操作能手竞选中,总能找到骨科出类拔萃护士的身影,曾获得技术操作一等奖,应急预案演练一等奖,普陀区操作技术三等奖,普陀区“十佳护士”,二名护士考取了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
骨科一病区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足踝外科亚专科。足踝部引发的疼痛、功能障碍、信息渠道不畅及患者自我管理不足等问题日渐引起关注。为发挥重点专科引领和辐射作用,尤春芳带领护理团队创建了“知足常乐——医路有您,给您足够爱” 医院人性化创新服务品牌。借助“健康微能量”的技术力量,在微信、抖音等平台普及足踝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广大群众爱足护足的意识。定期组织开展5.29爱足日活动、患友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指导,借助同伴教育,帮助足踝疾患患者掌握足踝疾病的预防和康复锻炼技巧。
三、护理教育传道授业,匠心育人
作为一名护理教育者,多年来尤春芳参与组织同济骨科论坛,交流骨科围术期热点与难点,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专业护理技能与内涵,每年负责同济大学护理学院本科生护理专业教学授课,承担进修护士、规培护士、实习护士带教。多次受邀参与远程教学,惠及多家医院及学校。教学之余,辛勤笔耕副主编、参编《新编外科护理学考题解析》、《跟骨骨折的基础与临床》、《老年髋部转子间骨折》及《足踝外科护理与康复》等专科书籍。发表论文14篇,先后设计“一种骨科足踝部术后护理装置”;“一种冰袋和冰袋套”;“一种可替换医用防护鞋套”等发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四、科普公益,与爱同行,无私奉献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全国护理事业十四五规划》的号召,以“发挥护理专业能力,提升全民健康意识”为己任,立足本职岗位,开展各类“科普下社区、科普伴我行”活动,坚持依托重点专科资源及线上科普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创新科普教育新模式,力求提升自身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为更多群众提供健康科普教育服务。常年定期参加市级福利院、周围社区、社会团体组织的健康讲座、医疗咨询等活动。她还带领团队创建了骨科科普公众号和抖音号,制作科普宣传资料二十余种,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担任上海市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响应护理学会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活动,组织开展主题为“同你守护——肿瘤患者护理咨询”通过现场咨询、测血糖、测血压、发放健康处方等活动,广泛宣传了肿瘤疾病的日常护理与保健,满足了广大肿瘤病友对疾病自护、观察与治疗、功能锻炼等知识的需求,从心理、社会、疾病等多角度提供护理支持与建议。
奉献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尤春芳在志愿者活动中,与一名甘肃小学生相识,在了解到孩子家境十分困难时,她每年坚持给孩子寄去生活费和学习资料,鼓励他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学习。转眼十余年过去,男孩从一脸懵懂的小孩长成了高大小伙,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他感谢一直以来帮助他、支持他、鼓励他的“妈妈”,并将妈妈的精神延续,薪火相传。
近38年来的真情奉献,尤春芳践行着“护理工作服务于人民健康”的宗旨,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护理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
02典型事迹
同济医院大外科总护士长尤春芳1985年毕业至今坚守在一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近38年,她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弘扬医护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用爱温暖着每位患者的心灵,用汗水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上海疫情爆发后,她带领170名护士历时60天,辗转世博、新曹杨、金山天华路三个方舱,收治新冠无症状感染者9465人。海南疫情中,她又一次冲在抗疫前线,带领40名护士参加上海援琼医疗队奔赴海口支援核酸采样工作,累计完成215863人次核酸采集量。作为大外总护士长护士长,分管大外科18个病区,秉承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她积极探索实施外科快速康复的围术期护理实践,分管片区内护理单元获了上海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上海市护理学会科研课题,上海市首届优秀护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和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兼任骨科一病区护士长,积极推进骨科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创建了“知足常乐——医路有您,给您足够爱” 医院人性化创新服务品牌,获同济大学“十佳护士”、同济医院“优秀护士长”,发表论文14篇,副主编、参编著作3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本文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文字、视频来源:同济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图片编辑:张梦佳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