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 | 医护妈妈的爱,从不缺席
她是患者眼中生命的希望
她是孩子眼中的全能超人
她也是父母眼中孝顺的女儿
她就是我们眼中最神圣的白衣战士
她们用责任担当诠释了医者的温度
她们用无私奉献升华了母亲的温暖
致敬医护母亲,你们辛苦了!
来自医护妈妈的散文诗:
用瘦弱的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
稳稳的“医”靠
因为有了明媚的阳光,世界变得温暖
因为有了清澈的泉水,生活变得滋润
因为有了伟大的母亲,生命变得精彩
无论身处哪一种身份和职业
都是世界最美的色彩
忙碌在“医”线前沿的女性
是其中一道最美丽独特的风景线
她们用一身洁白的衣衫
用一抹温柔的微笑
用一丝不苟的态度
我们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
我们不辞辛苦,与病魔搏斗
用母亲般的细腻与温柔
诠释着“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
让关爱无处无在、让温暖充满病房
用瘦弱的肩膀
扛起了拯救生命的重量
用精湛的医术与智慧
做病人的“医”靠
给患者母亲般的关怀
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 心内科 刘萌萌
一位医护妈妈的工作感言:
我们愿用自己的青春陪伴着每个孩子
没有人天生就会当妈妈,都是经历了跌跌撞撞风风雨雨,才成就了现在孩子眼里的超人。
在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现在,我们这些健康守护者一直在学习妈妈,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
时代在进步,我们不仅帮助了患病的孩子,也帮助了这些妈妈真正享受到做妈妈的幸福生活。在儿科的各种专业照护里,床旁辅助妈妈实现母乳喂养,手把手教会妈妈给孩子更衣洗澡,面对面给妈妈讲解如何做抚触和肢体活动训练。不变的是对妈妈的爱,变的是不断提高的专业照护质量。在为孩子努力的过程中,妈妈们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爱让母亲无所不能,爱也让陪伴从不缺席。医生护士用自己的青春陪伴着每个孩子,照亮了一个又一个家庭。
爱没有捷径,但也不应放弃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机会。在成为更好的路上,请不要忘了为自己的妈妈点亮不一样的生活灵感。为妈妈做一次按摩,陪妈妈来一场双人旅行,用我们的青春留住妈妈的美丽。
妈妈从来不是超人,却甘愿为孩子披上铠甲。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献上我们深深地祝福。愿世间美好与妈妈环环相扣,祝患病的孩子早日回到妈妈怀抱。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儿科 景红
同事眼中的她:
强烈的责任感,让她懂得奉献的价值与乐趣
初见北大医疗淄博医院的妇科主任刘慧俭,一头利落的短发、娇小玲珑的身材,笑起来眉眼弯弯,让人顿生亲切。
1995年参加工作的她,从事临床行业已经26年。她说,是热爱支撑她走到现在。2005年刘慧俭率先带领科室首次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现已独立完成宫腹腔镜手术近400例。2016年在专家指导下首次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填补了北大医疗淄博医院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空白。2020年11月荣获“淄博市最佳医师奉献奖”……
医生的工作艰辛而复杂,平凡而伟大。强烈的责任感,让她懂得奉献的价值与乐趣。当手术室里响起孩子清脆的哭声,她说,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
“妇产科相对局限,但是也需要掌握全身各系统的相关知识,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如果仅仅是只学会妇产科专科的东西就无法解决很多问题。”刘慧俭说,这么多年来,她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局限于妇产科的舒适圈里,而是不断地提升自己。
一路走来,漂亮成绩背后,是刘慧俭不断钻研学术与提升自己的日日夜夜。有的人对寒窗苦读发愤钻研感觉乏味,而刘慧俭却始终对医学知识和相关领域兴致勃勃,就像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发动机。
北大医疗淄博医院 妇科主任 刘慧俭
两个孩子的医生妈妈:
我的孩子小小年纪便学会了自立
生命相托,何以为医?“为什么学医”是我们医生求医之路上贯穿始终的灵魂之问,行医,是爱的艺术,尊重自己职业的医生,才能真正尊重生命的尊严,面对每一位患者的就医问诊,面临每一种疑难杂症的思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始终叩问着我的从医初心。
我是一名普通的神经内科医师,一名党员,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从医十余年中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我都在医院和疾病作斗争。生病本就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不论是病人还是家属都承受着莫大的煎熬,神经内科有些病人却不一定说的清清楚楚,卒中的患者经常要反复确认发病的时间节点来确定治疗方案,患者们有昏迷或认知功能障碍,行为难以约束,这些都让诊疗变得困难,也意味着我们神经内科医师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一步一步抽丝剥茧来明确病因,确定治疗方案;作为医生,不仅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也需要以耐心和爱心驱散患者心理的阴霾。看见生命的无常与脆弱,相比于家庭,我们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为病人解决痛苦和了解疾病上,有时不被理解,有时不被信任,但更多的,是患者病情好转时患者和家属脸上的笑容。
除了医生这个角色,我还是一个母亲,专注于工作的同时,我也得对我的家庭负责任,要平衡工作与家庭实属不易。虽然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多时间的陪伴与引导,但我积极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深深地影响我的孩子们。他们小小年纪便学会了自立,在车流中自己上下学、自己做作业、洗衣服、照顾自己;新冠疫情期间一个多月都没有回家,每天只能在忙完工作后和孩子们简短的视频交流各自学习情况,缺席他们的成长是家常便饭,但他们却很少抱怨,对于妈妈的职业更是充满了尊敬与自豪,他们也会骄傲地告诉同学们:“我的妈妈是医生!”也会在自己同学不舒服时,让妈妈伸出援手。看着妈妈在灯下辗转,为人诊治病情,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着崇敬,他们甚至也向往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前路漫漫亦灿灿,往事堪堪亦澜澜,既然选择了前方,只顾风雨兼程,我们如此,孩子们也如此;感性与理性从不是对立面,医生的心永远会为生命而炽热。我常常记得钟南山教授的一句话: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 神经心内科 周慧
27年工作经验的她:
听妈妈的话,我选择走上医学道路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幼儿教师。可我因为我母亲说:“医生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因为你的工作就是在助人!能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于是,听妈妈的话,我选择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这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年轻时,考试繁多,科室人手不足,夜班频繁,本就十分辛苦;每天还要面对被病痛折磨的患者。也常常会因为住院患者病情不能缓解而遭受被质疑、甚至谩骂……这样的艰难时刻,我会用一颗平静包容的心对待各种挑剔的患者家属,用悲悯的情怀安抚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当我用自己知识和技术为患者解除了病痛后,就会换来患者期盼和信任的目光,还有家属的感谢和赞扬。因为,我相信:总要有人在漫漫黑夜为病床上的患者带来黎明的希望。于是,我选择了日复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传递做为医者的善良,提供有温度医疗。
一转眼,我在临床一线工作已经近27年,为前来求助的患者提供无私的帮助,也获得了很多次奖励和荣誉。可最令人开怀的,莫过于看到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在我们医生护士的努力下转危为安的笑脸。每一位患者顺利康复带来的成就感就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我常常能体会到一名医者踏实工作所带来的真实幸福。这也令我母亲感到欣慰和骄傲,而我也会将母亲鼓励我学医那朴实善良的初衷传递下去。
北大医疗康复医院 神经高压氧病区主任 张秀红
忙碌在“医”线前沿的女性
母亲节快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