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警惕!医生之间赠送食物饮料,竟被患者投诉收受礼物!取消评优,科室扣钱,同事给的零食也不能要了?

2023-05-15 19:37   梅斯医学

值得所有医生同仁们时刻警惕!

医生同事之间赠送食物饮料被投诉

调查后依旧取消评优,科室扣钱

见过离谱的事情,但是没想到居然这么离谱!

近期,一位医生在网上爆料,自己被一名患者投诉了。起因是自己给本院一位同事的母亲做手术,同事比较感激,于是便给科室里的医生买了一些饮料、订了一些盒饭,谁知患者正好见到了,于是便把医生给投诉了,理由是医生收受礼物。

这名医生表示,平时自己连患者家属的一杯水也不敢拿。但因为是同事,关系又挺好,所以她要买饮料,就没拒绝,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尽管此事后来调查清楚了,但还是受到了处分,今年的评优没了,还连累科里其他同事被扣了几百块钱。

这事发生得奇怪,太奇怪了!医生没有收受红包,也没有向患者索取财物,而且还是自己的同事,出于感激,送来一些饮料和盒饭,怎么就被投诉了?投诉后居然还被处罚了,这真的太离谱了。

4161684106548758

针对这次因为同事送饮料和盒饭被投诉的事件,一些医生表示不能理解。

上海十院一名主治医生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难道医生就不能有朋友了吗?难道医生就要和这个世界绝缘?科室里的同事可以看做是朋友,朋友给些零食和饮料,我吃了竟然违规,这太荒唐了,那同事请吃饭是不是算受贿,要坐牢?”

一名医务科的行政人员从医生被处罚这件事上为我们进行了深刻分析,他表示:“科室里向来强调医生不能拿患者一针一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会角色,什么场合对应什么角色行为,职业角色必须和朋友角色区分开。在你为同事母亲做手术的时候,你们除了朋友关系,还多了一层医患关系,既然一针一线都不能拿患者的,那些饮料和盒饭就更不能要了,你要了,又被患者看见了,患者投诉你那也没有办法,医生、老师这两种职业都是这样。”

“因此,有了医患这层关系,就不能因为是同事,就去送或收小礼物,饮料食品也不行。当然,私底下同事互相关照就没啥了,再说仅是取消评优资格,即使不取消也不代表你就能评上,放宽心,下回注意就行了。”

虽是小饮料、小食物,但也不要觉得吃吃喝喝没啥问题,这样的事件可不止一桩,每回都让人觉得无语,却又不得不警告自己一定要多加注意。

例如,资深医生老韩就向我们透露了他经历的事情:“20多年前我女儿扁桃体切除是我父亲(副院长)的学生(耳鼻喉科主任)做的,后来中午快下班时孩子哭闹导致出血,手术室和耳鼻喉几个医生参与抢救,我妈(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以我的名义请了手术室和耳鼻喉参与手术的人员吃了一顿饭,结果被人告到卫生局纪委了,一群医生全都受到了处分。”

看看,这都是医生同事之间投喂的案例,可那又如何,当师生、朋友关系变成了医患关系,再去送一些吃的喝的,那就不是友情了,别人一举报,准受处分。

带来惨痛教训!医生不能拿患者一针一线,

上纲上线后,给的零食也不能吃了!

医院的规章制度总是教导我们不能拿患者的一针一线,但同事之间变成医患关系后,更重要的一层关系仍然是朋友呀!医生为同事做手术,送一些饮料食物作为答谢,充满了感恩和人情味,怎么能就仅凭一句“不拿患者一针一线”就抹杀了这种人情味呢。

只要一提到医生和患者,我们是不是太过于上纲上线了?

照这种说法,不拿患者一针一线,那么患者送的锦旗、写的感谢信难道就不是一针一线了吗?饮料食物、锦旗、感谢信都是一类的东西,礼轻情意重,都是患者对医生表达的感激,不能要,那就都不收。

事实上,医生因为饮料盒饭被投诉、被处罚本质上还是因为医生身份特殊,道德上被人高标,生活上被人低标。这个职业,终其一生都要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一言一行都可能会被人极度放大,过度解读。

笔者一直都记得医生因喝葡萄糖水被质疑的事情。

2020年,陕西西安某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郑涛在做了一台脑干出血的手术后,由于术中不能喝水,嗓子都快“冒烟”了,加上又饿又累,就直接喝了一瓶含量为5%的葡萄糖水。

22881684106548816

好家伙,该视频在网上传播后,一群人炮轰质疑:“你给钱了吗?免费喝的?”、“葡萄糖交钱了吗?随便喝吗?”“这钱是算病人头上?”“咋那么缺德,竟然偷喝病人的葡萄糖水。”

9551684106549400

面对网友的质疑,没办法,郑涛次日发布视频做出澄清:

第一,在手术区只有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如果说我们做手术时口渴,喝葡萄糖水是最合适的;

第二,医生喝葡萄糖水,成本是不会计算到病人身上的,算的是科室成本;

第三,手术室的葡萄糖水有三种浓度,分别是5%、10%和50%,浓度越高,味道也就越甜。自己当天喝的是5%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充水分,补充能量倒是次要的。

尽管做出了澄清,一些居心叵测的网友还是不肯放过这名医生,不断口吐芬芳。

最后,这事惊动了央视,还是白岩松坚定果决地挺医生,才堵住了网友恶意的悠悠之口,白岩松在节目中一针见血地评论道:“医生也是人,这葡萄糖水谁付钱?这种质疑不仅不包含对人关切的任何温度,甚至是冷酷无情的…”

98061684106549458

面对此情此景,确实令人寒心! 协和医院一些医生也都站出来声援称:“凌晨四点才下手术,喝一瓶糖水都不行么?另外这水并不好喝。如果能正常吃饭,谁愿意靠这个补充体力?难道以后做到凌晨的手术,中途先吃一份宵夜再回来手术?”

50111684106549635

网友真的太爱上钢上线了,这让人感到冷漠!就算不是同事,患者出于感激送一点吃的喝的,怎么就不行了?这都要举报,真的让医生们胆颤心惊呀!

和自身无关的事情患者也要举报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

另一个需要讨论的是,如此小事,和患者也没有关系,他们为什么要举报呢?

综合一些医生的经历,我们给出了一些总结:

一是举报零成本,稳赚不赔。即便最后发现是不实举报,举报者也依然能毫发无伤。

二是被举报者,不管对错,有则处罚,无则敲打。领导都会拿鸡毛当令箭,高度重视,无限上纲上线。因为这是抬高自己人设,树立官威,大刷存在感的最好机会和藉口。

三是患者持有偏见。那位不相关的患者举报医生收了同事的“礼物”,无非是怀疑医生此举会差别化对待患者,如果以后自己不送礼物,医生就不给自己好好看病。

持有偏见的网友再加上举报则罚的领导,使这一整个原本可有可无的事件硬是弄成了一个新闻事件,让人产生了一种的愤怒和悲凉。一定要记住,恶意的揣测不是质疑,而是另一种污蔑;随意的投诉,不是正义,而是另一种破坏。这么一件小事却破坏了医患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实在得不偿失!

其实,这本来也是一个正能量的事件,患者感激,赠送饮料食物,小小东西,只表敬意,没想到却被不相干患者的投诉搞成了惨痛的教训。

这下好了,以后同事给的零食医生也不敢吃了,为啥?怕被投诉呀!

我们也知道,近些年患者举报医生的事件特别多,但都与自身的利益冲突有关。像这位与自己风马牛不相及,却怒而举报的,真是极其罕见,这件事值得所有医生同仁们时刻警惕!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科室,零食,饮料,医生,评优,投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