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鎏金岁月 | 1949-1953 现代协和的诞生

2023-05-15 15:12   武汉协和医院

1953年7月18日下午3时,鉴于形势的发展,协和的全部产权移赠政府,由政府主办。下午3时,在中南卫生部派员监督下,于协和医院会议室,举行了移赠产权签字仪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现代协和的诞生离不开党的领导,同步于伟大的时代,我们回到历史深处重现历史场景寻找的不仅是今天的渊源更有明天的答案。

本期鎏金岁月·院史专栏让我们一起回顾1949-1953现代协和的诞生

60951683934265084

1949年,医生们在协和医院大门前合影

时间回到1949,已经建院83年的汉口协和医院,迎来了医院历史上翻天覆地的一年。

这一年,武汉解放,新中国成立,新生的人民政权随即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切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今时今日的协和面貌填上了底色。可以说,从这一年开始,历经一系列变革,现代意义的协和医院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1949和平交接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新生的人民政权以最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实现了和平解放,平稳过渡。

在当年协和医院的院务报告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记载:

无疑地,1949年将是这个国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的女医生和护士照常坐三轮车到各自的岗位上班。有些人派代表去询问新章程,解放军干部接见时,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答复和保证,我们受到了保护,同时可以按照我们的意愿安排工作。(原文)

事实上,早在武汉解放前,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已经开始潜伏在各条战线,阻止旧政权在败退前破坏公私财产,保护各个重要的单位。其中,协和医院作为当时汉口最大的医疗机构,更是工作重点。

根据《武汉文史资料第二辑录 政治军事卷》第375页记载,参与护院,保护汉口协和医院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叫徐世杰,他曾在这一时期秘密在医院内活动,宣传党的政策,团结白凤皋、范绍玉等人,在保产护院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查阅《百年医学同济人》(吴孟超、吴在德主编),第131页有如下记载:

1949年5月,汉口协和医院内科有医师7人,涂登榜(副院长兼内科主任)、吴宝珍(1949—1957年任内科主任)、彭孝敬、李凤萼、顾寄真、陆廉贞、徐世杰。

因此,徐世杰本人是我院职工中,有据可查的最早党员。

早在解放当天,我党即成立了相关工作组,开始接管市内的各医疗机构。1949年10月1日,武汉市委派原在外商企业中担任工作组组长的黄世文同志,组成五人小组来协和工作。其中雷美华、朱凤鸣两同志随黄世文常驻医院。工作组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群众、保护医院,使全院职工人心稳定,一切听从党的安排。

43191683934265905

记载解放初期接管工作的采访资料(1981年10月26日,协和医院院办主任康维炘采访黄世文手迹)

据记载,黄世文同志驻院期间,积极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深受欢迎。当时职工吃饭不花钱,黄世文却自带饭菜,不占医院便宜,并且和工人睡在一起。他认真执行政策,全体职工坚守工作岗位,同心协力维护医院的安全与稳定。

1950年初,中南卫生部派王光荣同志以军代表身份到医院接管工作。4到5月,王光荣、田华、岳德潜三人组成“中共汉口协和医院支部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协和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直属中南卫生部机关支部领导。

50611683934266212

王光荣同志

1950年6月及8月,中南卫生部先后派来青年干部沙珍如、李健协助王光荣在医院筹建党领导下的共青团组织。

1950年4月,协和医院和武大医学院教学医院商讨合作事宜,由武汉市政府外事处和卫生局统筹负责。历经5次协商,在当年5月24日正式签约合作协议,并由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生效。中南卫生部派副部长姚克方兼任协和医院、武大医院合作医院院长。

80291683934266367

中南卫生部机关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右四为齐仲桓(时任中南卫生部副部长),右五为姚克方(时任中南卫生部副部长、汉口协和医院院长),右二为谈太阶(出身协和医院的新四军医院院长,时任防疫处处长)

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协和医院冉冉升起。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

稳步发展 兴兴向荣  

回望转折时期的协和医院,在党和人民政府审慎和稳妥的合作接管政策之下,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积极有序。

17681683934266610

汉口协和医院登记表(1951年3月26日)

这是一张汉口协和医院1951年初的登记表,由医院老院长涂登榜教授收藏。通过这张表格,我们了解到解放初期协和的大致“家当”,总计有大小房屋19栋,X光治疗机2台,病床160张、铁床60张、显微镜3架、救护车2辆,手术台3张。

人民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极大加速了医院的发展。1950年下半年开始,医院陆续动工兴建了新门诊部大楼和新住院楼,到1952年7月,病床数已经增加到461张,手术室5间。全部病房开通了暖气,配建了合适负荷的新电线系统,使得每个病室都能使用活动性的X光机和理疗设备,实现了床边拍片。华中地区唯一一部深度X光机也投入使用。

在人员方面,医院新增优秀的新生力量。仅在1949-1950年,有8名医生陆续进院,包括管汉屏(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外科主任)、吴宝珍(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内科主任)、孙洁清(眼科专家)、陆廉贞等。

1949年9月,协和医院参与了解放后第一起紧急公共安全事件的救治。一辆消防车在开赴火灾现场的途中翻车,受伤的消防队员被紧急收治到医院,接受了精心的治疗。当最后一位消防队员离院时,整支消防队都来到医院,送来锦旗,向医护致以敬意。

1950年的院务报告,记录有协和医院这一年的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向朝鲜派出抗美援朝医疗队。协和医院以独立编制组成“中南志愿医疗手术大队”下的“武汉中队”,奔赴朝鲜前线;第二件是参与中南军政委员会组织的湘西兄弟民族访问团,为少数民族开展义诊、种痘和相关培训。第三件则是参加土改,共有6名医务人员奔赴广西的“十万大山”,协助当地开展土地改革。

7281683934266825

协和医院参加广西兴安土改部分同志合影 摄于1951年4月

类似事项从未出现在之前记载的医院历史中,它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即时代变革在医院留下印记的同时,医院也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开始深度参与进社会变革。

同济迁汉 产权移赠  

为了培养专门人才,提高中南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及适应1950年开始的新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工作,1950年2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要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整体迁往武汉,成立中南同济医学院。汉口协和医院为其教学医院。

1952年,进一步明确协和医院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原上海同济医院皮花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以及部分内、外科力量集中于协和医院。

以此为肇始,皮肤病学宗师于光元,传染病学专家王心禾、杨超前,耳鼻咽喉科教授魏能润,眼科专家吉民生、钱元赞,骨科专家朱通伯、血液病专家王辨明等,一批名医大家来到协和,全方位充实了协和医院的学科实力,现代协和的学科“骨架”也由此成型。

01683934267012

于光元教授

1953年7月18日下午3时,鉴于形势的发展,协和的全部产权移赠政府,由政府主办。下午3时,在中南卫生部派员监督下,于协和医院会议室,举行了移赠产权签字仪式。以此为标志,过渡时期宣告结束,协和医院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5541683934267171

50年代协和医院正

参考文献

【1】《武汉市志 教育志》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武汉出版社1991年出版

【2】《湖北地区高等学校简介》湖北省教育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未刊)1987年

【3】《湖北省志人物志稿 第2卷》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光明日报出版社

【4】《武汉市志 卫生志》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武汉出版社1993年出版

【5】《医家金鉴 影像医学卷(上)》宗淑杰总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7年出版

【6】《湖北文史》2019年度第2辑

【7】《中国药科大学校史》

【8】“安庆历史文化名城”公众号

【9】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公众号

【10】《协和医院院史》2016年

—END—

监制:孙晖 王继亮

策划:党委宣传部

整理撰写:张玮

编辑制作:彭锦弦

审校:张玮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协和医院,诞生,历史,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