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成本核算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完善的过程,与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职能科室的能力等有关。
在设计绩效方案的时候,在每个月给员工核算奖金的时候,都要把控制成本、减少开支考虑进去。
不过,绩效中的成本核算,与通常意义上的成本核算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两套逻辑。
如果真要严格地按照会计准则,实行全成本核算,国内大多数医院都是收不抵支,都是的,按理说不应该发奖金。
很多领导对全成本核算有执念,作为咨询师,在做绩效的时候,我们要做很多说服工作。好在他们最后都能理解。
医院里的成本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有的也把它们叫成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可控成本包括:药费、材料费、办公费、维护费、水电费、员工奖金等,不可控成本包括:工资、风险金、房屋及设备折旧等。
绩效里的成本核算,主要考虑的是可控成本,或变动成本。
因为这些成本通过医务人员的努力,可以适当地压缩、降低,从而提高医院的效益。把药费、材料费、办公费、水电费等与员工每个月的奖金挂钩,能起到节支的作用。不可控成本是固定的,员工通过努力也降不下来,每月发奖金的时候还要扣这部分成本,没有意义,也让医生、护士心里不舒服。
实行DIP付费之后,绩效中的成本核算又有了新的内容,那就是病种成本,病组成本。这是科室运营与精细化管理必须要做工作,否则很可能干了很多活也没有效益。
一个科室收治了病人,上传病案首页后,进入相应的DIP组。清算之后,就可以知道这个病人对医院来说是盈是亏了。
这里面有两个盈亏组,医院的管理者、医生尤其要注意,
一是病组DIP盈亏线:只关注DIP的预结算、清算支付额。与实际按项目收费之间的价格差,支付的顺差就是结余,支付的逆差就是亏损。
二是病组全成本盈亏线:考虑人力、风险、设备、管理费分摊等。 有时候明面上是「结余」,实际上却是「亏损」;
有时候明面上「亏损」,实际反而是「结余」。
举个例子就理解了。有的病需要很多人合作,动用了很多医疗设备,从收费上看,医保报销比实际收费多一些,看起来是盈余了。但是,考虑到用的人力、设备、房屋及管理成本,它实际上是亏的。
还有的病,只需要一两个医生或护士参与,用的药、耗材非常少,治疗也非常快,不涉及住院。从收费上看,医保报销比实际收费少一些,看起来是亏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还是赚的。做得越多,效益就越好。
实际上,成本核算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完善的过程,与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职能科室的能力等有关。
在设计及核算DIP绩效方案的时候,会用到这两个概念。但以目前的DIP运行水平、医院的管理能力,用的还是病组DIP盈亏组。在以后的视频中我还会说明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