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叔叔,我真的近视了吗?

2023-05-12 16:16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注儿童视力。

近日,李女士带着孩子来到郑大一附院眼科诊室,面带焦虑的找到眼一科裴明杭主治医师询问孩子的情况:“大夫,我们家孩子幼儿园体检说近视了,验光检查双眼都有一百多度,该怎么办呀,她才4岁多,能不能不戴眼镜?”。

在对孩子进行常规的眼科查体后,裴大夫确认了孩子的裸眼视力:右眼0.4,左眼0.5,通过近视力检测发现双眼均为Jr1,眼前后节检查均未见异常。孩子远视力较差,近视力好,确实存在近视可能。

经过询问,裴大夫得知孩子最近看书比较多,且上次验光检查时并未散瞳。他告诉李女士,孩子不一定是近视了,需要做个散瞳验光和眼轴测量确认一下。

很快,检查结果回报,散瞳验光,孩子右眼远视+1.0D,左眼远视+1.5D;眼轴:右眼22.95mm,左眼22.94mm,双眼眼轴长度均在正常范围。

听到这个结果,李女士的孩子抬起稚嫩的小脸问裴大夫:“叔叔,我真的近视了吗?”

什么是假性近视?

从检查结果看,这个小朋友目前并没有出现我们所担心的近视,或者说轴性近视。孩子现在看远不清楚,主要是由于眼睛过度调节引起的。这种由眼调节异常所致的近视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性近视。在认识假性近视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调节的概念。

调节是人眼为了看清近处物体而调整睫状肌收缩状态进而改变晶状体屈光力,从而使光线通过眼屈光介质后能形成清晰影像聚焦于视网膜的一种生理现象,人眼的这种功能类似于相机的调焦。眼睛的调节能力随年龄增加会逐渐减弱。幼儿眼睛由于调节能力强,长时间视近物后容易发生调节痉挛,在调节痉挛状态时,睫状肌持续收缩致使晶状体屈光力维持于高水平,眼睛屈光力增加,假性近视便产生了。假性近视在休息后通常可消退,因而并不需要佩戴眼镜。

儿童为什么要散瞳验光?

儿童验光前需要先散瞳也是与儿童眼睛调节能力强有关。在常规验光时,眼球过强的调节会影响验光结果,造成验光所得度数与实际度数存在一定甚至较大偏差。如果以此时验光结果给予戴镜处方,孩子戴镜后容易出现视疲劳并导致近视发展加速。散瞳放松了睫状肌,去除了调节因素对结果的干扰,因而对于儿童,散瞳验光是更好的选择。

哪些人需要散瞳下验光?

综合现有临床实践和共识,当您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最好散瞳验光:①年龄在15岁以下或年龄在16~30岁但视力或屈光度不稳定, 可能存在异常调节;②存在斜视或斜视倾向, 特别是伴有内斜视的远视或远视散光;③视疲劳症状明显;④智力发育不全, 不能用主观法进行镜片检测。

哪些人不宜行散瞳验光?

与其它检查相似,散瞳验光也并非适宜于所有人,当您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不建议行散瞳验光:① 青光眼患者;② 进入临产期或处于哺乳期的妇女;③ 前房角狭窄者;④ 对散瞳药过敏或不耐受者。

如果散瞳验光发现确实近视了,孩子一定要戴眼镜吗?

如果散瞳状态下仍然存在近视,具体是否需要佩戴眼镜还要考虑具体情况,通常需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因素:①裸眼视力高低;②双眼视力是否均衡。如果孩子裸眼视力大于0.5,且双眼视力均衡,并且无意佩戴眼镜,可以不戴,但如果在此视力状态下,孩子觉得学习或(和)生活受到影响,则应佩戴眼镜。如果孩子裸眼视力较差,或双眼视力不均衡(如一只眼0.5,一只眼1.0),为保护双眼视功能并减轻视疲劳症状,建议佩戴眼镜。

生活中注意哪些可以降低孩子近视的发生风险?

综合现有研究,生活中做到以下情形有助于避免或延缓孩子近视发展: ①多做户外活动。每日在白天进行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发生。这里所指的户外活动并非一定要锻炼身体,即使安静的待在户外也可使眼睛获益;②减少阅读和观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在阅读或观看电子产品时,每用眼40分钟即远眺10分钟;③根据环境亮度调整电脑、手机屏幕的亮度和分辨率,确保双眼舒适;④不要在昏暗的光线下学习;⑤保持饮食营养均衡:避免ω-3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等人体必需元素缺乏。(眼一科 裴明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睫状肌,近视,散瞳,视力,双眼,儿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