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诊断滑膜肉瘤一例
引言
滑膜肉瘤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并不熟悉,但说起魏则西同学相信大家并不会陌生。魏则西同学为了治疗滑膜肉瘤倾家荡产,而年轻的生命却仍然没能被挽救。为了让大家对这一“罪魁祸首”有一个科学的清晰的认识,避免悲剧的再次上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滑膜肉瘤吧。
病史摘要
患者:男,49岁
主诉:左足底肿痛1年,自觉肿胀部位有刺
检查图像
影像诊断
左足底肌间、皮下占位,内侧楔骨、第2跖骨头受累,第4跖骨基底部受累可能,性质待定,肿瘤性病变与痛风待鉴别,请结合临床、必要时活检明确。
病理结果
单相型滑膜肉瘤
病症概述
临床表现
滑膜肉瘤并不总是在早期引起症状。随着原发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出现与关节炎或滑囊炎相似的症状,例如:肿胀、麻木、疼痛,尤其是肿瘤压迫神经时手臂或腿的运动范围受限;大多数滑膜肉瘤患者从肿块中发现肿瘤,有些伴有相关的疼痛。如果在身体区域如四肢发现不明肿块或出现持续的、无故的疼痛,应及时就医。
诊断
如果医生怀疑滑膜肉瘤,会从评估症状和进行身体检查开始。诊断测试可能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血液化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供有关区域的详细情况,可能包括:X射线、CT扫描、超声、MRI(磁共振扫描)、骨扫描。
然而,只有通过活检经过病理检查才能做出正式诊断。由于t(X;18)易位是滑膜肉瘤特性的分子病理表现,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了诊断准确性,理想情况下应通过基因检测进行SYT-SSX融合基因的分子确认。
MRI表现
1. 长T1、中长T2信号,其内钙化斑呈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2. 对骨侵蚀的显示不如CT、X线片清楚。
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关节旁软组织肿块,瘤内可有钙化,关节间隙不受侵犯。MRI显示软组织病变优于X线平片和CT。
2.鉴别诊断
骨纤维肉瘤:多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瘤体主要位于四肢长骨干骺端或骨干的骨内,不跨越关节生长。
软组织纤维肉瘤:多位于大腿和膝部,由外向内侵犯骨结构,边缘常有硬化带,瘤内少有钙化。
关节结核: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非承重区(骨端边缘部)出现骨质破坏及骨质疏松。而滑膜肉瘤多不侵犯关节腔。
治疗
滑膜肉瘤的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扩散程度等。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可以辅以放疗、化疗,新型的抗血管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晚期滑膜肉瘤患者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参考文献等相关资料:
[1] 常雯, 沈莎莎, 韩丹,等. 少见部位滑膜肉瘤的影像学特征[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 37(11):5.
[2] 庄雪婷, 陈杰云, 林晓莹,等. 滑膜肉瘤CT及MRI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 37(3):4.
[3] 金开元, 李邦国, 陈晓曦,等. 滑膜肉瘤CT,MRI表现与鉴别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9, 35(6):4.
李冠, 林祥涛, 肖连祥,等. 滑膜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 28(9):5.
以上内容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