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法】手法淋巴引流联合“效”贴布解肿胀,我院伤口造口专科用心服务患者
近日,我院农林门诊伤口造口专科成功为一名右上肢淋巴管炎反复发作、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邻近皮瓣转移术术后老年患者提供术后创面及淋巴消肿护理,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综合淋巴水肿治疗,有效减轻淋巴管炎反复发作所致的慢性水肿及术后水肿、疼痛困苦。
患者为老年女性,因“起搏器囊袋感染红肿20天余”入院治疗。患者乳腺恶性肿瘤术后30年余,近年来右上肢淋巴管炎反复发作,右上肢严重水肿,已行双侧乳腺切除术,并局部行放射治疗,胸壁皮肤菲薄、质硬。既往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状态、阵发性心房纤颤、乳腺恶性肿瘤术后、右上肢淋巴管炎、桥本甲状腺炎等多种疾病。经全院多学科会诊讨论、制定手术方案,心血管二科于局麻下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普外一创面修复科行左胸壁皮肤溃疡深部感染组织清除+邻近皮瓣转移+负压辅助愈合术,伤口造口专科行术后创面护理及淋巴水肿护理。
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患者邻近皮瓣转移术后愈合情况(上图为术后6天,下图为术后20天)
患者基础疾病较多、病情较重,创面易渗血渗液,双上肢及其躯干淋巴水肿回流障碍,术后创面周围皮肤菲薄、肿胀、疼痛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缓患者术后康复。为进一步减轻术后创面周围皮肤瘀斑、硬结、肿胀、疼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我院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梁彩怡、易彩兰两位老师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制定适宜的个体化消肿方案:手法淋巴引流治疗+肌内效贴消肿技术治疗,消肿、减轻疼痛疗效显著。治疗第二天,患者强烈要求将其身上的其他瘀斑硬结处行手法淋巴引流治疗+肌内效贴消肿技术治疗。
两位淋巴水肿治疗师为患者行手法淋巴引流治疗+肌内效贴消肿技术治疗(左图为梁彩怡老师、右图为易彩兰老师)
手法淋巴引流治疗联合肌内效贴消肿技术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效果图(左图为治疗前,右图为治疗4天后)
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手法淋巴引流治疗联合肌内效贴消肿技术治疗术后创面周围皮肤水肿效果图(上图为治疗前,下图为治疗4天后)
目前手法淋巴引流治疗、肌内效贴消肿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方兴未艾,临床疗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但仍需在创面消肿、促进愈合的疗效中继续探索。此次实践的成功,能为病情疑难复杂的淋巴水肿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且创伤小的治疗新选择。
Tips:
手法淋巴引流治疗是综合淋巴消肿治疗中的一项,根据淋巴系统解剖结构沿着一定方向在皮肤上轻柔移动,促进淋巴管收缩、引导淋巴液方向性流动,无创、简单、能有效缓和术后水肿、原发性淋巴水肿或手术、炎症、放射性治疗、外伤等引起的继发性淋巴水肿,但需与压力疗法、皮肤护理、功能锻炼等综合使用,维持其消肿效果。但过于体弱、严重心衰或肢端循环较差等患者则不太适用于压力疗法等。而肌内效贴消肿技术是较新的一种消肿治疗,利用特殊胶布的弹力与体表皮肤间的交互作用,配合特殊手法及多样应用形式,增加患者皮下间隙、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减少疼痛,非侵入性、安全,操作简便有效。两者联合使用,能有效为患者术后体弱患者、严重心衰或肢端循环较差等患者提供新思路。
来源:农林门诊伤口造口治疗小组
初审:王媛
审核:林锐锐
审发:张锡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