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菊林荣获中华护理学会2023年“杰出护理工作者”
5月10日,在中华护理学会2023年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交大一附院重症肾脏病·血液净化科护士长高菊林主任护师被授予“杰出护理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中华护理学会颁发的护理界至高荣誉。高菊林获此殊荣,不仅是对她个人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一附院护理人员的共同荣誉。
净化红色血液,续写绿色生命——记重症肾脏病·血液净化科护士长高菊林
高菊林,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肾脏病·血液净化科护士长。从开启护士职业生涯的第一天起,高菊林就战斗在血液净化临床护理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2年。她以对党的无限忠诚投身医疗卫生事业,以满腔的热爱奉献护理工作,以无悔的初心践行南丁格尔誓言,以精湛的技艺护佑患者生命健康。她主持和参与科研基金项目14项、新技术10项;主持卫计委视听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1篇;参编译专著4部;主持国家实用专利5项。先后荣获陕西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护士、院级优秀护理管理者,带领团队获得省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党员标兵示范岗等荣誉。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变革科学管理方式
血液透析治疗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是一种终身替代疗法,过程漫长而艰辛。医务人员不仅要保障患者透析时的安全和质量,更要注重透析间期居家的整体管理,防止透析相关性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质量。为了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高菊林主动求新、探索求变,2016年在科主任带领下创新性建立“医护患一体化管理小组”,主管医护包干患者,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7×24小时无缝隙的全程管理,相较于传统模式显著提升了管理效果,大大改善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预后。经过数据统计,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将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从80%提升到92%,用药依从性从85%提升到94%,化验检查依从率从90%提升到98%,饮食合理性从69%提升到86%,透析方案依从性从83%提升到95%,目前该模式已被推广应用到全国多个透析室。
质量是血液透析的生命线,而精准质控是提高透析质量的牛鼻子。为了抓住这个牛鼻子,2017年高菊林采用德尔菲法,率先建立“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应用于临床。2021年在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支持下,有5项指标进入了119家医院的试点,通过相关数据对比,她发现在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等关键指标上,二级医院均高于三级医院,因此建议各省血液净化、护理质控中心从信息平台、质量评价标准、指标数据填报人员培训、基层帮扶、适宜血液透析护理技术推广等方面持续改进血液透析护理质量,为血液透析标准化、规范化做出了交一血透人的贡献。
以临床问题为牵引,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然而血管通路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血管通路并发症高达34.51%,这当中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竟高达97.93%。因此,如何预防及解决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解决这个临床痛点,她带领团队创建了“效能联动机制”下的血管通路整体化管理模式,开展了B超下画图计划绳梯穿刺、扣眼穿刺、套管针穿刺、零压力穿刺、疑难血管B超引导下穿刺等系列穿刺新技术,将动静脉内瘘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由40.5%大幅降至14.8%,透析充分性由80%提升到95%;透析紧急并发症由44%降至13%,患者满意度由73%提升到100%。因其有效性和实用性,相关技术被省内多家医院借鉴采纳,并申请到省基金1项,校级新医疗新技术2项,院基金2项,血管通路整体化管理流程被纳入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手册血液净化学分册。
临床工作中,高菊林敏锐地发现血透室存在发生群体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为了最大限度保护透析患者的健康,将疾病传播风险点至最低,她在临床工作中研发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血液透析护理包和换药包。小小产品创造大大作为,该创新产品严格落实了透析患者一人一包一消毒的标准规范,自投入临床应用以来,长期透析患者的乙肝、丙肝及血源性传播疾病发生率为零。因其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国多家医院的透析室都在推广应用。
以家国情怀为动力,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疫情肆虐之际,如何做好新冠疫情下的血液透析患者医疗工作成为难题。高菊林在院领导、护理部、科主任的指导下,以交大一附院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紧急制定《陕西省血液净化中心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供全省血液透析机构参考执行,确保了疫情期间透析患者的有效治疗。2022年初,在西安疫情爆发期间,高菊林顶住巨大压力,带领护士人机日夜连轴转,为近600名每周2-3次透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持续治疗提供了坚实保障。在交大一附院成为高新区封控管控区透析病人定点分流医院后,她又带领团队迅速行动,配合医院仅用时5天时间完成了透析室的改造扩容,创造了交大一附院的“火神山”奇迹。
2022年10月22日,高菊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作为陕西省援疆血透医疗队护理队长带领70名血透护理人员,肩扛起“陕新同心 守望相助 众志成城 抗疫必胜”的使命踏上援疆之路。入疆后,她顾不上旅途劳顿,立即完善援疆医疗队管理架构,编写《陕西血液透析医疗队援疆工作手册》,整建制接管乌鲁木齐三所医院血透室工作。50天里,她不仅关注感控和透析,更随时关注队员的精神状态,事无巨细,事事操心。她关心关爱每一位队员,队员生日送上长寿面,每周日开展线上“家庭日”活动,进行心理辅导缓解队员情绪,及时解决后方问题。援疆期间共治疗透析患者3562例次,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治疗,得到受援医院及驻地市卫健委的高度肯定!
岁末年初,伴随着新的防疫政策的出台和社会面的放开,透析患者及科室人员相继感染。此时,高菊林刚刚完成援疆任务归来,顾不上辛苦劳累,隔离期未满她就主动请缨回归工作岗位,与战友们“轻伤不下火线”,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特别是当病房大量接收尿毒症合并新冠患者时,中央供氧压力不足,她身先士卒,带队人工搬运氧气瓶以保障患者供氧。自己感染了仍然带病坚持,保证科室收治的患者全部平稳度过危险期,赢得患者的深深赞许。
以专业发展为使命,推动专科人才培养
人才兴则行业兴。2013年陕西省卫健委启动“陕西省县级医院血液透析室建设项目”利民工程,高菊林负责此项目的护理工作。她极为认真负责,用2年时间完成了4期(每期半年)800余名医护技人员的培训。期间,她还协助韩城、合阳、富平、镇安、柞水、丹凤、山阳、洛南等地县级医院开展血液透析室的筹建,努力争取让患者大病不出县,为国家医改政策的落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陕西省血液净化专业长足发展奉献了交一人的智慧。
2014年陕西省卫健委批复西安交大一院为陕西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高菊林作为基地培训主要负责人,精选教材、制定课表、联系授课、组织考核,事无巨细、全盘负责,8年时间共开展陕西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894人。很多经过培训后的专科护士回到所在医院都发挥了学科带头作用,有多名专科护士被聘为血液净化科护士长、担任科室教学组长、负责感染控制工作等,带动了陕西省血液净化专科护理走上专业化、规范化道路。为此项目拍摄的专科操作视频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获得全国医学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年在5.12护士节获得“专科护士培训贡献奖”。
2020年西安交大一附院被中华护理学会评为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京外临床带教基地,她是实践带教基地负责人,严格落实中华护理学会的带教计划,截止目前共带教7个省份2批次13人,在学员的评价反馈中得到一致好评。
作为陕西省护理学会血液透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她每年都要组织多次学术讲座、疑难案例竞赛、操作比赛等,同时邀请国内顶尖专家来陕授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全省护士的血液净化操作同质化、质量控制科学化、人才培养梯度化,她带领的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委员会连续3年被陕西省护理学会评为“优秀专业委员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数载拼搏,硕果累累。高菊林常说:“我庆幸我的选择,让我能如此贴近生命,触摸生命,感悟生命;我热爱我的专业,让我能在拯救生命、守护健康中体悟人生的价值”。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高菊林的心里,“净化红色血液,续写绿色生命”将成为她一生的座右铭。
编辑:张潇丹
责任编辑:庞亮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