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警惕!心脏越圆患病风险可能越高,干细胞成为心脏病治疗新希望

2023-05-10 17:28   茵冠生物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一定条件下能分化为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等不同类型细胞。

长期以来,医生在临床中主要使用心腔大小和收缩功能等评估诊断和监测心脏病。现在,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即心脏的圆度。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医学》期刊。

美国洛杉矶西达赛奈医学中心(Cedars Sinai Medical Center)斯密特心脏研究所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库的38897名健康人的心脏磁共振图像后发现,拥有圆形心脏的人患房颤的可能性增加了31%,患心肌病的可能性增加了24%。“很多人知道心脏大并不好,我们现在知道,心脏圆也不好。”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西达斯-西奈斯密特心脏研究所心脏病学研究员David Ouyang说,“这些发现具有一定价值,它们可能会让医生在一瞥之间,对患者可能的表现有更强的临床直觉。”

心脏为什么会变圆

心脏形状的改变可能是心脏疾病的第一个迹象。随着社会的变化,人类所需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心室壁随之开始变薄、心腔变得稍大,可在放松时容纳更多血液进出。如果心脏越来越接近圆形,心肌纤维可能呈现为水平圆周状缠绕,收缩功能受到影响,射血减少,导致血液在左心室内潴留增多,加大其压力,并引发心脏肥大,增加心脏病风险。

心脏病是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可导致心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过去20年全球十大死因中,心脏病一直是“首要死因”。

尽管溶栓等药物治疗、支架植入和心脏移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都不能有效治疗所有心脏疾病或改善预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与骨骼和皮肤等其他组织不同,心脏在受伤后(如心脏病发作)的再生能力非常差。而干细胞的出现,无疑为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研究案例

近年来,关于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案例屡见不鲜,多项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干细胞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临床普及打下了良好基础。

33031683710620674

▲部分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临床试验

案例一

据KSAT 12新闻报道,美国犹他州的参议员拉尔夫·欧柯兰曾使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脏病。

治疗前,欧柯兰曾发作过两次心脏病,甚至还出现过充血性心力衰竭,但抢救过来后依然感觉不舒服,他表示,仅仅是从家里出来走到街对面的邮箱,都得在路上停歇好几次。但干细胞的出现似乎改变了这一切。通过回输干细胞,欧柯兰的心脏功能得到修复并增强。

接受新闻采访的时候欧柯兰依然没有从心脏病中解脱,但他感觉很好,相信继续治疗后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据了解,与欧柯兰一同参与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研究的患者还有113名,其中有一半接受了干细胞治疗。得益于干细胞治疗,在犹他州的医院里,因心脏病住院或死亡的比例减少了37%。

案例二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自2021年8月起招募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Fr EF)患者,共将19例患者纳入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HFr EF的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性临床试验中。

从目前的随访数据来看,其中9例有NT-proBNP(心衰标志物)的不同程度下降,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LVEF增加,尽管并非全部患者的指标得到改善,但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且该试验的安全性得到证实。由于试验未完成,无法揭盲进行数据分析,目前暂不对有效性作具体评价。

案例三

解放军303医院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中,将74例心肌梗死后HF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2x10^7)。

治疗组治疗后第2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心脏彩超检查中,评价心脏体积,形态,功能及结构的重要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取得了积极的治疗进展,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干细胞治疗心脏病作用机制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一定条件下能分化为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等不同类型细胞。

干细胞对心脏的治疗作用主要依赖于旁分泌机制。研究发现,干细胞能是否大量的旁分泌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这些物质能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心肌细胞存活环境,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室重构。

干细胞还具有自动归巢的能力,它能定向趋向性向心脏受损区域迁移,越过血管内皮细胞至靶向组织并定植存活,过程类似于人体发生局部炎症反应后大量白细胞迁移至炎症周围。此外,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截止的参与导致梗死区毛细胞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经冠状动脉递送的干细胞易于透过毛细血管进入心肌内,也为干细胞的归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结合国内外临床试验案例来看,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均取得了积极的治疗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在年轻健康的时候未雨绸缪,利用细胞冻存技术把健康有活力的干细胞储存起来,为未来有需要的时候为自身和亲人提供优质种子细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干细胞,心脏病,血管,炎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