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里安前CEO加入百特;拜耳在美投建首个全球生命科学孵化器,将拓展至中国 | 日报
药企动态
拜尔宣布公司位于美国剑桥市肯德尔广场的全新生命科学孵化器剑桥共创中心(Co.Lab Cambridge)正式成立。剑桥共创中心针对尖端细胞与基因疗法(CGT)的创业者们进行特别设计 - 他们既能获得拜耳相关的技术经验,还能够使用最先进的实验室和工作空间。该项目是拜耳在美国持续战略性投入的一部分。共创中心将在德国柏林、美国剑桥和日本战略性布局,未来将会拓展至中国。
百特国际公司宣布,已选择Chris Toth担任该公司计划剥离其肾脏护理和急性治疗业务的首席执行官(CEO)。在分拆之前,Toth先生将担任执行副总裁兼肾脏保健集团总裁,自2023年6月1日起生效。Chris Toth,曾是西门子医疗公司瓦里安业务的首席执行官。他于1999年加入瓦里安公司,2020年10月,Chris Toth被任命为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财政目标和战略计划的执行。在此之前,Toth是瓦里安旗下肿瘤系统公司的总裁,这是瓦里安公司最大的业务。
北海康成任命Jason West博士担任副总裁、基因治疗研究负责人。作为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领跑者,West博士具有丰富的基因治疗开发、平台创新和临床候选药物开发经验。他曾在Fractyl Health Inc.担任高级总监,此前,West博士在CRISPR Therapeutics AG担任血液学/高级编辑研究部门的高级科学家和小组负责人,在加入CRISPR之前,West博士还曾在渤健公司和安进公司担任研究职位。
拜恩泰科(BioNTech)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季度营收12.77亿欧元,同比降低79.7%。净利润5亿欧元,同比降低86%,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7亿欧元。一季度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在全球范围内供应和销售新冠疫苗的商业收入减少。
全球特药领域生物制药公司益普生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总销售额为7.419亿欧元,去年同期为6.879亿欧元,同比增长7.8%。其中肿瘤业务销售额为5.708亿欧元、神经科学业务销售额为1.564亿欧元、罕见病业务销售额为1470万欧元。
产业动态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最新公示,由阿斯利康(AstraZeneca)申报的5.1类新药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司美替尼(selumetinib)是由阿斯利康和默沙东(MSD)公司共同开发的MEK抑制剂。该药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用于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儿科患者的治疗。
全球结构性心脏病、重症监护及手术监测领域的医学创新领导者爱德华生命科学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爱德华SAPIEN 3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可用于外科手术中低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
君实生物与瑞迪博士实验室(Dr. Reddy's)达成合作,在拉丁美洲、印度、南非对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开展研发与商业化合作。此外,瑞迪博士实验室可选择将许可范围扩大至涵盖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以及其他多个国家。
百济神州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其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百悦泽(泽布替尼)相关的四项注册申请,包括两项新增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具体为新诊断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和新诊断的成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以及两项附条件批准转为常规批准的补充申请。
阿斯利康科赛优(英文商品名:Koselugo,通用名: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在中国正式获批用于治疗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儿童患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司美替尼作为一种口服激酶抑制剂,可缩小不可手术儿童患者的瘤体体积。
东诚核药创新研发平台蓝纳成新加坡子公司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核准签发的关于177Lu-LNC1003注射液的药品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即将开展I期临床试验。该产品为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放射性体内治疗药物,拟用于治疗PSMA阳性表达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目前国内外暂无同产品上市。
杭州畅溪制药有限公司与Acorda Therapeutics, Inc.宣布,双方就 INBRIJA(左旋多巴吸入粉雾剂)在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临床应用达成一项合作。INBRIJA已在美国和欧盟获批上市,用于正在接受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治疗的成年帕金森病患者,其在"关"期(OFF episodes)的间歇性治疗。目前,中国尚未有药物获批于该适应症的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