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新闻】5G技术加持,上了急救车就等于到了医院
5G技术加持上了急救车就等于到了医院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时间就是生命”,其实这句话最适合用在医院急诊中。对于危重患者而言,早一分钟开展救治就意味着生存,意味着更好的预后。为了争取宝贵的急救时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自2022年底协同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完成了“院前急救2.0”和院内急救流程的升级改造。
协同救治平台随时响应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大厅里有一台24小时不关机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的字样。市六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长管佳慧介绍,这台电脑与市医疗急救中心的系统相连,患者一上急救车,这里的警报声便会响起,屏幕立即显示急救车的位置,进一步操作还能看到急救中心上传的患者大致情况。
目前每辆急救车都装配有GPS定位系统,通过协同平台便可了解到“有多少辆急救车正在赶往六院”“距离多远,预计多少分钟抵达”。同时急救车还加载了5G设备,方便急诊医生通过视频问诊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市六医院急诊办公室主任张屹说,急救车配备有心电、血压监测等仪器,可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检查,上传相关数据给院内的医务人员。医院则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分诊并安排救治力量。随车急救医护人员还会根据医院专家指导,开展初步救治,如开放静脉通道,方便到院后急救的开展。
在送医途中,患者家属可以通过电子医保卡、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随申办等进行挂号,进一步缩短患者救治的耽搁。
优化院内急救流程
张屹介绍,通常而言急救车能在二十分钟内将附近的急诊患者送到医院。在这段时间内,医院急诊预检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对于危重患者,还会安排相应专业(专科)的医生在急诊入口等候,尽可能缩短接诊流程。对于胸痛或卒中的患者,则给予绿色通道服务,相应影像学检查都一路绿灯。“现在卒中患者到院开展介入的时间已经被压缩到60分钟以内。”遇到一些特殊患者,如孕产妇等,急诊医生会在患者到院前,便邀请妇产科医生会诊。
在六院,急性创伤病人的急救输血的时间也已经被缩短至30分钟。管佳慧说,以往急诊患者用血都是需要经过医生开具单据、血库配型、取血配送等一系列过程。现在这一套流程直接在平台系统中完成,除了难以压缩的血液配型时间外,前后端时间仅用10分钟。“为了节省时间,医护甚至会等待血库门口,一拿到就立即赶回急诊。”
为了更快开展救治,六院优化了结算系统,部分危重患者的信息会被打上特殊标签,实行先治疗后缴费。
Tips:急救加速小技巧
患者及家属缩短急救时间还需要了解这些内容。
优先选择120急救车
如果患者在车上发病,随车前往医院是最优选择。在家中发病的患者,最好拨打120等待急救车送医。一则急救车可在车上开展急救检查和处置,二则急救车可优先通行,往往比出租车、私家车速度更快。
关注医院公众号注册电子医保卡
部分医院开通了电子医保卡挂号、付费或手机结算。患者家属可在急救车上进行相应操作,节约时间和周折。
遵从医生急救建议
急救时需要争分夺秒,不要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打听权衡治疗方案上。
来源:《康复》杂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