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江:直面国考 书写“宁城”特色答卷
当国考成绩逐渐与医院的财政补贴、院领导考评挂钩,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如何用好国考杠杆,实现鲤鱼跃龙门,就成为了院长书记们的工作重点。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网点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医疗、防疫和保健的重要任务,也是直接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一关。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和服务国家级绩效评价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方案》)的发布,乡镇卫生院正式加入备考大军。
近期,在由《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健康县域传播平台联合主办的县域健康大咖播第158期|“标杆乡镇卫生院系列直播(第八期)的直播课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天义镇卫生院张贵江院长,围绕绩效评价的相关指标对应的权重、逻辑和实际情况,分享了他的理解与做法。
上手术下基层 办法总比困难多
左邻宁城县中医蒙医医院,距离不到3公里;右邻宁城县中心医院,距离仅有1公里。夹在两所当地赫赫有名的三级医院之间,一所乡镇卫生院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路线?张贵江一直在探索。
天义镇卫生院,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城区。辖区总人口不到5万,仅2021年在天义镇卫生院诊疗人数达3.6万人次,2022年更是高达4.3万人次。与人口基数较大的医院相比,天义镇卫生院的诊疗人次并没有优势,但平均每年超过15%的增长率,不仅将医院的服务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能在激烈的国考中扳回一局。
2022年3月,张贵江调任至天义镇卫生院担任院长。在他看来,医院面向的患者群体十分清晰。“咱们这块儿接诊的,主要是不能到县级医院,或者不需要到县级医院去,但又不可能到小镇去诊疗的这些病人。”
5000台手术造就了今日的张贵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娴熟的外科技术,他连续7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连续6年受县政府嘉奖,2017-2018连续两年被国家卫健委评为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
在这样一个作风干练的院长领导下,外科手术,成为了天义镇卫生院率先改革的对象。截至2022年年底,短短九个月时间,在天义镇卫生院完成的手术就超过了170例。医院虽小,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加上逐年壮大的人才队伍,给了张贵江极大的信心。“今年我计划邀请更高级别的专家,指导我们开展诸如上腹部的胆囊、胃这类手术。”
考虑到这类手术,需要二、三级手术资质,张贵江计划为医院同时申请社区医院资质。方便医院开展手术,就连医院的用药目录也能得到增加。
家庭医生在国考中属于分值较高的类目,天义镇卫生院操作起来驾轻就熟。一名门诊医生、一名公共卫生的工作人员,加上一名乡村医生,组成了一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他们以居民健康体检为参考,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患有慢性病的居民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重点跟踪,定期随访。
据悉,天义镇65岁以上老年人共计5561人,体检率一直稳定在80%左右,远高于70%的达标率。
随着医院随访、信息录入等工作的逐次展开,张贵江发现,与体检率形成对比的,是天义镇的慢病控制率。“慢病控制,真正需要的是患者的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患者的依从性等。现实情况是,家庭医生前脚上门,告诉患者需要吃什么药,吃多久。后脚一部分居民就会私自停药。”
最让张贵江头疼的是,医院现有的人才队伍,是3个人的家庭医生团队,要服务约3000个居民,1:1000。再加上繁重的常规诊疗工作,让辖区的慢病管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张贵江介绍,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血糖、血压作为关键的临床指标,需要持续重点监测。但在辖区居民的惯有认知中,只有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才有用药、就医需求。居民的健康意识不足,无疑增加了慢病管理的难度。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加强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意识,成为了慢病管理的关键。
从基层一路打拼下来,张贵江十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除了常规的医疗宣讲,他想到一个深入居民内部的解决方案。“乡村医生和当地居民的关系比较密切,他的话更有说服力。”最终,由卫生院牵头,乡村医生主攻,联合村委会展开宣传,三方协同合作,串联起一条乡镇慢病管理的高压线。
为此,张贵江将医院的卫生经费下放40%到村卫生室。
“全科医生都在出诊,甚至连门诊需要的医生都不太够。普通工作人员上门,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面对超负荷运转的团队,张贵江将目光投放到医共体下沉的专家身上。
“家庭医生先把重点人群筛选出来,等到专家下沉的时候,相当于给这部分人做一个专家会诊。”这样既不影响医院现有的医疗服务,还能解决一部分重点人群的实际问题。显然,比起在国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张贵江此时更看重辖区居民的健康。
顺势而为 打造地方特色医院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发布,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已经成为了大趋势。
张贵江所属的天义镇卫生院,无疑是走在前列的那一批。
据统计,在天义镇卫生院就诊的患者中,中医诊疗人次约占门诊总人数的一半。住院病人中,也有近一半接受中医理疗服务。中医的大力发展,为这所医院创造了超过30%的收入。“咱们乡镇卫生院住院的这部分病人,基本病情不是特别重,结合中医中药调养。疗效不错,群众的满意度一下子就上去了。”一箭双雕,这让张贵江十分满意。
近年来,宁城县一直通过举办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培训班等方式,培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达1000余人次,要求乡镇卫生院中医技术人员每人都掌握10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中医的大力推行,让张贵江看到了机会。趁着这股东风,天义镇卫生院完成了中医馆建设任务,并配备了多种中医诊疗设备。既可以运用中药饮片或针灸、按摩等中医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又可以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搭建好中医平台,只是第一步。有名气的老中医坐诊,则为天义镇卫生院的中医学科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年轻的中医,技术也很好,但是群众可能不认可。对医院的认可度,还是需要老中医来坐诊。”谈到医院的中医建设,张贵江很有底气。
他相信,在国考中医类目中,天义镇卫生院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直面考核 有的放矢
考核要求,到2025年,每万人口的全科医生配比,要达3.93%。这意味着,每一万名居民,需要配备40个全科医生。
听到这个数据,张贵江笑了。“我们全院一共才90多人,现在全科医生一共5个,包括我在内。‘’按照往年的经验,每年会有一到两个新增指标。未来3年,天义镇是否能完成这个指标,还是个未知数。
除此以外,受新冠疫苗影响,天义镇卫生院的药占比高达58%,医疗收入仅占42%。其中,整个儿、妇检科室占比不到20%。距离考核要求的25%,医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重度精神病管理,受区域发展的限制,各有不同。在天义镇卫生院,由于缺乏相关人才,他们能做的微乎其微。在当地,居民更青睐专科医院。
显然,这些考核,无论是对于张贵江本人,还是天义镇卫生院来说,都不轻松。医疗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对应新的需求。而院长对政策的认识,对时势的把握,决定了医院未来的走向。我们也期待着天义镇卫生院,立足“天义”特色路线,走向全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裴燕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