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吗?护士节活动来了!帕金森病研究的最新进展如何?
近日,第四届“合理用药·中国行动”全国经验交流大会在重庆召开。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及合理用药办公室主任王选锭教授,被国家卫健委授予2022年度推进合理用药“年度人物”及“科普榜样”两个奖项,并作为专家代表与国家卫健委领导一起,按下了2023年“合理用药·中国行动”的启动键。
512护士节马上就要来了,浙大二院优秀的护士们给大家带来健康实用的日常科普知识,点击下方二维码,预约观看哦。
儿童腺样体肥大 什么时候需要手术? 听听专家怎么说?
5月12日是第112个国际护士节,浙大二院互联网+护理团队推出“线下云端,全情守护”活动,快来参与吧!
神经内科
类淋巴系统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颠覆了“脑内没有淋巴系统”的传统观念,近年来发现的大脑代谢产物和病理蛋白“清道夫”—— 类淋巴系统,已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作为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PD)主要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和α-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研究表明类淋巴系统功能与PD患者脑内代谢产物及病理蛋白的清除密切相关,然而具体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晰。
张宝荣教授团队前期利用系列无创影像技术发现前驱期PD患者类淋巴系统已受损,而临床期PD患者该系统损害更严重,并且与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以及认知障碍进展相关,提示该系统影像特征有助于早期预警前驱期PD,是辅助动态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测进展的潜在影像标志物。
近期,张宝荣教授团队聚焦类淋巴系统关键蛋白——水通道蛋白(AQP4)极性分布这一特性,发现AQP4极性下降是PD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进一步精准调节AQP4极性状态,可以部分改善PD模式动物类淋巴系统功能及延缓PD退行性变。该研究填补了脑类淋巴系统调控策略的空白,并为PD发病机制研究带来新理论。
成果以“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nhibition prevents aquaporin-4 depolarization-mediated glymphatic dys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最新影响因子12.822;JCR分区:Q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张宝荣教授和浦佳丽副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团队成员浙大二院神经内科斯晓莉博士为文章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解读人介绍
斯晓莉
浙江大学神经病学2020级博士
主攻帕金森病临床影像转化及基础研究,聚焦帕金森病类淋巴系统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NPJ Parkinson's Diseas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
神经内科
神经炎症参与帕金森病疾病进展的新证据
帕金森病(PD)是以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常见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近2%,到2030年我国患者数将达500万。目前PD暂无有效阻断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手段,因此,积极探索PD致病机制并挖掘潜在靶标是重要难题。
近日,浙大二院神经内科张宝荣教授研究团队,在中科院神经科学1区核心期刊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最新影响因子9.587)上在线发表题为“ASC specks exacerbate α‑synuclein pathology via amplifying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ities(ASC 斑点通过放大 NLRP3 炎性小体激活加剧 α-突触核蛋白病理)”的原创研究论文。近年来,免疫炎症激活在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调控作用被广泛认知,其中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和含吡啶(pyrin)结构域3(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被认为是PD异常炎性激活的重要证据,然而其如何调控PD进展的机制复杂而未明。首先,作者团队发现NLRP3炎性小体激活过程中释放的ASC斑点与PD病理进展之间存在正相关,提示其潜在调控作用。后续在病理蛋白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模型中发现ASC斑点可促进NLRP3炎性小体激活和细胞焦亡,并在PD小鼠病理模型中验证了其炎性激活放大效应,该效应加速了PD病理的进展和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而在小胶质细胞中敲降ASC蛋白可显著改善神经元中异常病理聚集,提示靶向ASC可作为基于神经炎症调控改善PD病理的新方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张宝荣教授和浦佳丽副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团队成员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博士研究生郑冉为文章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解读人介绍
郑冉
浙江大学神经病学 博士研究生
主要致力于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研究,以第一(共一)作者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
广济一周第141期到这里就结束了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支持
审核 | 陈国忠
责编 | 朱俊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