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辅之有道,谱写新生|《肝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媒体发布会圆满召开!

2023-05-08 10:36   找药宝典

本次《共识》发布是一个里程碑,我们未来有机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能够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从而能够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目前,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领域已经具有多种根治性治疗手段,包括肝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等,但仍有很多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或者转移,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长期生存。所以,术后辅助治疗被认为在预防肝癌复发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给临床医师开展术后辅助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在全国近百位肝癌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肝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以下简称《共识》)最终于4月20日在《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线上正式发表,对提高我国肝癌的整体治疗水平、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4月26日,《共识》媒体发布会在上海以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隆重召开。《共识》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樊嘉院士,副主任委员周俭教授、蔡建强教授、陈敏山教授,秘书组孙惠川教授、杨欣荣教授、商昌珍教授、高杰教授,以及执笔专家陈波教授、郭荣平教授、李桐医师、王锋教授等参与《共识》编写的专家悉数参加,同时《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副总编辑陈敏教授也作为特邀嘉宾为大会进行开幕致辞。本文特整理大会精彩瞬间,与广大读者一同回顾《共识》正式发布的历史性时刻。

89701683416782889

图1《共识》发布会专家合影

大咖致辞:《共识》发布对规范肝癌术后辅助治疗意义重大

39561683416782981

图2樊嘉院士致辞

首先,樊嘉院士在开场致辞时强调,肝癌患者仍面临着生存难题,临床需要从多途径来进行肝癌综合防治的探索。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手段在预防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方面显现出一定效果,比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联合免疫治疗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其中多纳非尼的毒副作用较小,在临床应用中属于非常好的治疗选择。本次《共识》依托于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我国多位肝癌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旨在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最后,樊嘉院士对肝癌领域专家的参与表示了感谢,并预祝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

53421683416783073

图3陈敏教授致辞

随后,陈敏教授在大会致辞中指出,肝癌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共识》聚焦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相关问题,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导向,是肝癌治疗规范化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其在《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刊发后深受国内同道好评,浏览量已超五万,之后杂志社将继续秉承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发挥平台作用,与学术团体携手并进,共同提升《共识》学术影响力,让一线的临床医生认识、认知、认可,并且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我国肝癌的整体治疗水平,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主题汇报:汇集专家力量,《共识》提供肝癌辅助治疗全程指导

87151683416783167

图4周俭教授演讲

周俭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共识》的发布之路。首先他强调了我国肝癌领域仍面临着严峻形势以及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性。目前术后辅助治疗尚无统一方案,实际使用受到肿瘤特征、环境因素、患者因素、药品特性等影响,所以临床亟需规范决策路径的指导性文件。于是,在《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现状调研》支持背景下,由全国近百位专家组成了《共识》编审委员会,经过三大权威学会共同指导撰写、讨论和修订,《共识》最终定稿并于线上发表,见刊当日浏览量即已过万。最后周俭教授对所有编审委员会专家表达了感谢,并对《共识》推广、落地表达了期待。

发布仪式:万众瞩目,共同见证《共识》正式启航!

43591683416783255

图5《共识》发布仪式

在国内众多专家以及现场多家医学专业媒体的共同参与和见证下,《共识》发布仪式圆满举行,标志着这一汇聚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智慧的临床指导性文件正式走进中国实践,谱写广大根治性术后肝癌患者的新生之路。

媒体采访:大咖论道共话肝癌辅助治疗新征程!

随后,参加发布会的12位《共识》编审委员会专家代表全体编写组成员接受了现场媒体的采访。

87611683416783344

图6樊嘉院士接受采访

樊嘉院士在回答《共识》意义时表示,目前根治性手术仍然是肝癌治疗效果最佳的治疗手段,但是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率仍较高,是限制肝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所以,针对这一临床难题,多家团队都在探索潜在的辅助治疗手段,而专家共识的目的就是凝聚了各个权威专家的经验和成果,总结成统一的指导性文件以供临床采纳和参考。本次《共识》是由来自多学科的全国近百位专家共同撰写而成,期待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按照共识来制定治疗方案,从而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总体生存获益。

55001683416783411

图7周俭教授接受采访

周俭教授对《共识》的目的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与国外情况不同,外科手术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比如中、晚期患者在切除手术治疗后仍可获得长期获益。而随着治疗手段的丰富,对于复发高危的患者,术后采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局部治疗、中医药治疗等辅助治疗也将有助于控制肿瘤,实现患者长期生存。《共识》凝聚了专家学者的智慧与高质量的研究结果,未来将应用于肝癌诊断治疗的实践当中,更好地照顾患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最终提高患者整体生存率。

911683416783478

图8蔡建强教授接受采访

蔡建强教授则分享了当前肝癌辅助治疗领域发展现状。既往,肝癌辅助治疗以介入治疗为主,但远没有满足临床需求,患者5年总生存(OS)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而靶向、免疫治疗的兴起为中、晚期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当然,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应当考虑每个区域的客观条件,同时也要尽可能选择毒性低的治疗药物,比如皮肤毒性反应是靶免治疗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而《共识》也给出了相应管理意见帮助保证患者完成辅助治疗。最后,蔡教授也期待借助全体专家、媒体的力量,进行《共识》的全面推广,最终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4401683416783739

图9陈敏山教授接受采访

陈敏山教授对于如何运用多学科协作(MDT)思维去诊治患者发表了看法。随着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靶向治疗、免疫抑制等非外科手段取得了进展,外科医师应当注重MDT的价值,联合多种手段共同改善肝癌患者预后,尤其是肝癌复发的两个机制和其他恶性肿瘤不同,导致术后预防相对困难。而本次《共识》是对《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的补充,聚集了多个学科专家的智慧,将更具体地指导肝癌术后辅助治疗尤其是基层医生工作的开展。

98851683416783870

图10孙惠川教授接受采访

孙惠川教授认为,在临床中为患者制定具体治疗策略时,应考虑患者个体情况、药物疗效、安全性、药物经济学等多种因素。准确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后,明确患者是复发高危患者,方可给予辅助治疗。在考虑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时,近些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单用或联合的探索均取得一定成果,所以要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选择更优药物。至于安全性考虑,应选择不良事件少、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小的药物。此外,应考虑患者经济状况和治疗负担,制定符合患者需求和条件的治疗策略。期待药物可及性的提高,能让更多患者用上好药。

媒体采访:执笔者说聚焦肝癌辅助治疗新发展!

  97311683416783937  

图11杨欣荣教授接受采访

19471683416784002

图12商昌珍教授接受采访

72061683416784123

图13王锋教授接受采访

10371683416784187

图14李桐医师接受采访

16711683416784331

图15郭荣平教授接受采访

21231683416784454

图16陈波教授接受采访

55541683416784596

图17高杰教授接受采访

杨欣荣教授介绍到,中国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有乙肝背景,且一半以上的患者已经处于中、晚期,也是基于这两个特点,中国患者在进行根治性手术后的复发或转移风险较高。本次《共识》将肝癌的术后复发分为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两者治疗策略也存在差异:前者治疗策略以抗肿瘤为主,采用局部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一般持续一年左右,而后者以调变微环境和抗炎为主,比如采取抗病毒、免疫调节剂治疗等,需要贯穿整个治疗周期。两种治疗路径需要并行实施来降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最终提高整体生存获益。

商昌珍教授介绍了系统治疗策略和用药趋势。《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医生在术后选择系统药物治疗,其中靶向单药治疗是最常选择的方式。目前,肝癌根治性手术后的系统治疗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特别是在靶向和免疫治疗领域,比如多纳非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术后复发高危患者1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可达80%。整体来看,未来的研究焦点依然是靶向联合免疫或者是局部治疗,以及药物可及性等方面的探索。

王锋教授则从药物安全性角度总结了系统治疗诸多注意事项。研究提示,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在治疗肝癌过程当中也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尤其是需要警惕上市时间较短的免疫治疗引起的致死性毒性反应。因此,建议在用药之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而在治疗过程当中,需要做好ADR监测和预防,在发生ADR之后可以及时诊断和处理。最后,建议中心根据实际条件,组建肝癌系统治疗MDT,以规范预防和管理肝癌术后辅助治疗ADR。

李桐医师主要从皮肤毒性反应分享了应对策略。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可导致皮肤反应的发生,所以在《共识》中也是对其管理原则给予了特别阐述。随后,李桐医师介绍了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引起的常见皮肤不良反应的症状及相应处理措施。整体而言,大部分患者的皮肤不良反应通过对症处理可以缓解,不影响药物正常治疗,如有必要及时邀请皮肤科会诊。

郭荣平教授介绍了局部治疗手段的治疗地位。TACE是肝癌术后辅助治疗最常用的局部治疗手段,目前在基层也有推广。研究证实,术后辅助性TACE可以改善合并高危因素患者的RFS、延长OS。对合并微血管侵犯的患者,术后采用2个疗程的FOLFOX 方案HAIC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RFS。总体而言,TACE和HAIC等在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渐渐明确,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的价值以及精准获益人群的筛选也在积极探索中,期待未来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化、个体化的辅助治疗。

陈波教授随后也补充了放射治疗的特点和优势。病毒相关性肝癌对放疗的敏感性要显著高于酒精性肝硬化或脂肪性肝硬化所致肝癌,所以我国肝癌整体放疗敏感性较高,也有研究提示对于术后窄切缘(切缘≤1cm)患者和伴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患者,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OS。加上放疗是一种无创的局部治疗手段,其往往具有较好的依从性,所以放疗的临床价值也是不断凸显,已经成为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杰教授最后强调了其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首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高是HBV相关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所以专家建议针对乙肝背景的肝癌患者术后需要继续进行抗病毒治疗。其次,关于免疫调节剂,肝癌根治性手术后使用α-干扰素有助于抑制肝癌复发、延长患者OS。最后,现代中药制剂的临床价值也应当被重视,基于临床研究结果,专家认为肝癌根治性手术后使用有助于抑制肝癌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在发布会的最后,孙惠川教授进行总结致辞时再次提到,本次《共识》发布是一个里程碑,我们未来有机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能够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从而能够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此外,孙惠川教授也对泽璟制药团队在《共识》推进过程中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期待未来能继续合作,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文章来源: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本文版权归找药宝典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转载需获得找药宝典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找药宝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根治性,肝癌,药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