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胃壁异位胰腺一例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33岁,无明显不适,来我院健康体检,行胃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检查。
超声检查
检查所见:
胃窦部大弯侧探及一实性低回声,大小约9mm×8mm,起自粘膜层向胃腔内隆起,表面尚光滑,随胃蠕动而移动但不消失。
超声提示:胃窦部粘膜小肿块(考虑胃息肉;异位胰腺待排;建议进一步检查)。
超声图像:
病理结果: (胃窦)胃粘膜下层见胰腺组织,考虑为胃胰腺异位,基底切缘见胰腺组织,HP(-)。
胃胰腺异位
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是发生在正常胰腺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胰腺组织异位生长并不少见,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以胃、十二指肠、空肠较为常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病理
胃壁胰腺异位病变多位于粘膜下层,局部形成边界不清的盘状物,从粘膜面向胃腔内突出,呈息肉状,一般直径小于20mm,好发于胃角小弯和胃窦部。 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常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溃疡病症状、上消化道出血及幽门梗阻等。
胃壁胰腺异位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有人认为胃内腺鳞癌往往是异位胰腺组织发生鳞状化生和癌变的后果。
超声图像表现
1. 消化道异位胰腺以十二指肠较常见。胃内好发于胃窦处,距幽门6.0cm以内的大弯侧和后壁多见。
2. 多起源于粘膜下层,其次为肌层,也可见于粘膜层和浆膜层。呈片状中等回声,局部放大可见网格状改变,类似胰腺回声。
3. 可伴有无回声的类导管样结构。
4. 异位胰腺向胃腔有个小的开口,呈脐样凹陷。脐样凹陷可作为异位胰腺的一种重要提示。
诊断及鉴别诊断
超声显示起自胃壁粘膜下层局限性均匀低回声肿物,直径在2.0cm以内,其内部结构回声和胰腺组织类似,应怀疑本病。
主要和胃息肉、胃粘膜下间叶组织肿瘤如平滑肌瘤、错构瘤或神经鞘瘤等鉴别。胃息肉是起自胃粘膜层肿块,本症是发生于粘膜下的肿物,声像图上有一定区别。胃粘膜下间叶组织肿瘤声像图显示肿块内部回声均匀、无纤细管道结构和小囊样结构,但确诊需靠手术后的病理检查。
治疗
胃内异位胰腺一般建议手术切除。
超声能显示异位胰腺组织在胃壁内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特征,弥补了胃镜和X线不能发现粘膜下小肿物的缺陷。超声检查能发现无症状的胃壁胰腺异位症,使之得到早期治疗。
以上内容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