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诊统筹开始,药店正式开启在医保药品市场的增长极,且呈现门诊用药在药店消费为主的增长局面。
1.定点药店转为门诊统筹药店,将成为大众化的专业药房,又方便又有一定专业性,加上品种和价格向医院看齐,会不会影响DTP药房、医院药房的发展空间?医药电商的低价优势是不是也会削弱?这个问题具体怎么看呢?
分析:会影响DTP药房、医院药房的发展空间。特别是DTP药房的非“实际运行中可以垄断”的医保经营项目。DTP药房可能变不利为有利,既坚持核心业务,也借鉴一般定点药店的经营范围。医药电商的低价优势、涨价机会都会得到削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线下药店的兴盛发展局面,有利于医改成效全盘落实。O2O配送再发达,从高质量高效率角度看,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再强大的单体平台,其建设成效抵不上整个业态体系的存量改革与继续发展。特别是医保支付结算没有对医药电商全面放开,实体定点药店比医药电商具有明显的经营优势。线下也已走向线上。
2.门诊统筹药店落地,会大大增强线下普通定点药店的实力,弥补了品种、药价劣势,强化了专业性、便捷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DTP药房、医药电商等其他购药渠道,会有哪些转变?
分析:DTP药房可能稳固并争取扩大经营范围,更积极地拥抱医保特色的药品,特别是集采药品,强化医保药房IP定位。医药电商可能与实体药店有直接并购或间接赋能,O2O业务竞争更加激烈。DTP药房、医药电商在电子处方、药师配备、信息化方面可能领先于普通定点药店,争取在同业竞争中领先。
3.门诊统筹药店普及后,DTP药房有两条路:要么更专业,经营更专业化的品种,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与门诊统筹药店拉开距离;要么追求更全的处方品种,与门诊统筹药店争夺市场。怎么看这个事情?
分析:DTP药房仍有一定高度的门槛,来自政策端、市场端。“双通道”药品按政策要求经营,受到市场更热烈响应。不排除DTP药房数量加快扩围。单个药店的上游协调能力、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一些高值处方药品主要仍通过DTP药房、连锁网络中的部分药店来布局。长期看,专业化不是护城河,SKU渗透会更热闹。
4.现在药品销售市场,医院端占据65%左右,药店端占25%左右,医院占主导地位。门诊统筹药店政策执行后,药店能占据主导地位吗?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分析:“以药养医”总体上呈现颓势,仍有惯性,尾大难掉。医改决心是“腾笼换鸟”,正本清源。伴随医保谈判、支付改革、药耗集采、重点监控、腐败惩治等持续深入推进,“处方外流”条件更成熟自然。从门诊统筹开始,药店正式开启在医保药品市场的增长极,且呈现门诊用药在药店消费为主的增长局面。从国际比较经验看,类比于处方药制度运行,有巨大且明显的市场转移趋势。同时,也为医药价格监测、终端价格管治提出了新命题,倒逼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加快建设,医保协议管理原则及工具进一步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向纵深发展。
感谢苏宇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