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JAAPA综述十大要点

2023
05/06

+
分享
评论
医心-专注心血管
A-
A+

 ARVC患者通常较为年轻、活跃且身体健康,对于运动限制和带ICD生存,他们可能会面临着较大的心理问题以及努力调整生活方式。

近日,JAAPA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综述,对ARVC的流行病学、症状、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系统阐述,以下为该综述的十大要点内容。

1. ARVC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SCD)和进行性心室功能障碍有关。通常以右心室疾病为主,但也可能累及双心室或左心室。

2. ARVC患病率为1/(2500–5000),是35岁以下人群中SCD的第二大常见原因,高达20%的心脏相关死亡与ARVC有关。ARVC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症状通常出现在青春期和成年中期,但20%的病例出现在50岁以后。男性ARVC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3. ARVC与桥粒特异性基因突变有关。心脏桥粒(细胞间连接)对于肌细胞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是必需的。有缺陷的桥粒无法承受机械应力可能显著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心脏桥粒缺陷最终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并被纤维脂肪组织取代。

4. ARVC常见症状是心悸、头晕或与室性心律失常(即室性早搏、非持续性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相关的晕厥。在晚期,患者可能因心力衰竭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或容量超负荷。一些患者可能无症状,例如通过基因筛查发现的家庭成员。

5. 目前关于ARVC的诊断仍然是基于2010年修订的标准。评分为4分时可以明确诊断为ARVC,评分为3分则可能诊断为ARVC。主要和次要标准基于复极化和去极化异常、室性心律失常、遗传和家族史、右心室受累和组织特征。

6. 有效的诊断性检查包括心电图、动态心脏监测、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和基因检测。心内膜心肌活检虽然很少进行,但可能有用。不常规推荐进行电生理学检查,但在室速消融术之前或同时进行电生理学检查可能有用。

7. 多达90%的ARVC患者可能在心电图上出现复极化或去极化异常。最常见的发现是V1–V3导联T波倒置,无右束支传导阻滞。ε波(出现在QRS波群之后和T波之前)的存在仍然是诊断的主要标准。

8. ARVC患者治疗的重点:①明确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②考虑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③通过药物治疗、限制运动和导管消融术尽量减少心律失常和ICD治疗;④抑制疾病进展;⑤考虑家族基因筛查。

9. 限制运动对于延缓室性心律失常和疾病进展是必要的。应建议患者避免高强度和耐力运动。

10. ARVC患者通常较为年轻、活跃且身体健康,对于运动限制和带ICD生存,他们可能会面临着较大的心理问题以及努力调整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

Sherrie R. Webb. Understanding Arrhythmogenic RV Cardiomyopathy: Key Points. Acc.org, May 04, 2023.        

免责声明:本文所提供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心肌病,心室,基因,诊断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