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揭示肝脏疾病的潜在诊断与治疗方式
外泌体·揭示肝脏疾病的潜在诊断与治疗方式
最近,外泌体(EXOSOMES)在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机制中的生物学作用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肝实质和非实质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都会释放外泌体。因此,所有肝细胞都成为内源性外泌体的来源和/或靶标。
在病理条件下,观察到外泌体的浓度和组成发生显著变化。最新研究表明,暴露于乙醇或游离脂肪酸后,来自肝细胞的外泌体在肝病的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病理条件下,大量外泌体从受损的肝细胞中释放。随后,分泌的外泌体被各种邻近细胞内化,例如肝细胞、库普弗细胞、内皮细胞和肝星状细胞,它们在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癌症转移中起关键作用。此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或源自受损肝细胞的miRNA通过外泌体递送,从而激活肝星状细胞并增加促纤维化基因的表达。这些发现表明,外泌体相关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对靶细胞和肝脏微环境的命运有影响。
(图片出处:NCBI)
外泌体参与ALD和NAFLD的进展
细胞间通讯可以以各种形式发生,例如直接细胞-细胞相互作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激素和EV(微泡、外泌体、凋亡体)。其中,外泌体是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的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的介质,并参与细胞稳态、免疫反应、血管生成和癌细胞转移。外泌体可以被其邻近细胞内化,然后充当传递遗传信息的货物。
外泌体介导的遗传信息交换有助于各种肝脏疾病的进展。通常,受损的肝细胞分泌大量外泌体,其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反映了其供体细胞的病理生理状况。这些转移的外泌体改变靶细胞的功能并激活其他途径以促进ALD和NAFLD的进展。外泌体的生物发生和潜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值得确定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以及有效的基因传递介质。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外泌体的分析,为理解疾病进展的潜在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见解。同时,外泌体相关液体活检将为诊断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状况提供无创工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