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评药市】暗藏玄机的潜力大市场:女性更年期。医美医药一树开两花,永葆青春远离更综
雌激素
雌激素(Estrogen)与孕激素、雄激素同属于人体内的性激素,在女性性发育和生育过程中都具有关键性地位,此外雌激素还能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对能量消耗、代谢稳态也能发挥调节作用,雌激素水平对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内主要有雌二醇(Estradiol,E2)、雌酮(Estrone,E1)和雌三醇(Estriol,E3)三种,其中由生殖器官分泌的雌二醇效应最强,雌激素类药物也多以雌二醇为原型改造出强效、长效的衍生物。
在健康女性的青春期至更年期期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以保障相关生理过程正常进行,而当机体内出现雌激素缺乏或雌激素过剩,由此引发的疾病包括发育异常、月经失调或乳腺增生、子宫内膜癌等。
更年期
一般来说女性绝经年龄在45-55岁,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49.5岁,绝经与骨骼、心血管健康息息相关,更年期年龄越早相应的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骨折等疾病发生的风险越高。绝经前的过渡期与绝经后女性性器官迅速衰退,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指由于卵巢功能降低,刺激素分泌不足,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过多等一系列分泌失衡而导致的症状,在卵巢功能不全和更年期女性群体中,雌激素水平骤降会引发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盗汗,其他症状还包括情绪不安以及夜间失眠等。
据统计,约60%以上的女性都会在围绝经期出现或轻或重的血管舒缩症状,有三分之一症状较为严重,可能会持续数年甚至十年以上。患者心理落差和身体机能骤然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会对日常生活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由于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癌症等疾病相比,血管舒缩症状不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有许多绝经期出现血管舒缩症状的女性都没有接受治疗。
绝经后血管舒缩症状治疗药物
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 therapy,HRT)通过外用补充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迅速补充卵巢分泌不足的雌激素,同时反馈性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而减轻相关血管舒缩症状,也能发挥对抗骨质疏松、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作用。
长期临床实践证实激素替代疗法能有效改善绝经期女性血管舒缩症状,减少潮热、盗汗症状的发生,改善情绪、避免睡眠障碍;同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风险,整体改善相关群体的生活质量。
激素疗法在血管舒缩症状、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中一直受到推荐,临床证据表明外用经皮或阴道激素给药具有较低的安全风险,而口服给药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则更为突出。
然而长期或过量使用雌激素容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等疾病的可能,有许多患者存在激素用药禁忌,因此临床用药时常需权衡激素替代疗法的获益与风险,为了避免补充激素带来的风险也会采用相关药物替代补充激素进行治疗,例如能发挥血管稳定作用的盐酸可乐定;低计量的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帕罗西汀;帮助减少潮热发生的加巴喷丁等等。
植物雌激素是具有雌激素样特性的植物化合物,包括大豆中的异黄酮以及谷物中的木脂素等。植物雌激素的化学结构与雌二醇相似,但会根据雌激素水平发挥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这种特性使其对于激素水平的调节更加安全。常用的植物来源抗潮热药物有莉芙敏片,主要成分为黑升麻提取物,非激素成分并未发现有引发乳腺癌的风险。而在药物之外,也常有推荐通过大豆异黄酮、亚麻籽等食用方式改善更年期相关症状。
新药研发
尽管在激素替代疗法(HRT)之外已经有多种老药被证实对潮热症状有改善效果,但由于没有显著优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激素替代治疗之外仍然缺乏该适应症中的代表性药物。
临床研究发现下丘脑神经激肽B (NKB)及其G蛋白偶联受体NK3R与GnRH释放的神经内分泌控制有关,目前临床上正在开发用于绝经期女性潮热的NK3受体拮抗剂,为不能或不愿接受激素疗法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目前有多款NK3受体拮抗剂处于潮热症状的临床开发阶段,进度较快的包括来自安斯泰来的Fezolinetant和来自拜耳的Elinzanetant。Fezolinetant的临床研究表明可以将每周7天经历超过49次中度至重度潮热的女性的潮热频率总体降低93%(安慰剂-46%),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改善;Elinzanetant在每天经历7-20次潮热的40-65岁女性中可使潮热频率减少84%(安慰剂-37%),夜间觉醒次数减少81%(-32%),治疗在第一天生效并可持续长达14天。
临床证明NK3受体拮抗剂在不需要联用雌激素的情况下即可快速、有效地缓解潮热症状。
根据临床试验登记平台显示,偏头痛新药CGRP单抗Erenumab、新型食欲素受体拮抗剂Suvorexant、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SERD新药RAD1901等都有开展潮热相关适应症的临床研究。
药物市场
雌激素治疗作为绝经期血管舒缩症状的标准疗法,由于存在需控制低剂量用药、有潜在治病风险、患者不适宜激素疗法等多种限制,在本适应症中的使用也并不十分普及。在雌激素、孕激素以及两者复合制剂同时用于子宫疾病、黄体功能不足、辅助生殖等适应症的前提下,国内公立医院中雌激素制剂市场年度市场规模约20亿元左右。
*销售额单位:亿元/人民币
由于现阶段的激素治疗方案虽略有成效但并不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新型药物的疗效验证和开发仍然需要不断积累临床证据。Clinicaltrials.gov可以查询到有两百多条关于血管舒缩症状或潮热的治疗方案与药物,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大豆异黄酮、黑升麻等植物组份,雌激素制剂,抗癫痫药加巴喷丁,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偏头痛新药Erenumab等跨适应症药物,以及新型NK3R拮抗剂等等。在激素替代治疗(HRT)退位标准疗法之前,哪款新药能够补位仍未可知。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必经的生理阶段,长期以来对于更年期人们容易形成暴躁易怒、情绪反复等负面印象,而忽略经历更年期血管舒缩症状的人群所经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作为全球数十亿人口共同的健康话题,绝经后血管舒缩症状激素替代疗法存在明显的治疗和安全性短板,在这种情况下新药的缺位也意味着相关市场仍然有待开发。
参考文献:
1.Morselli, Eugenia et al. “Impact of estrogens and estrogen receptor-α in brain lipid metabo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vol. 315,1 (2018): E7-E14. doi:10.1152/ajpendo.00473.2017
2.Nash, Zachary et al. “Bone and heart health in menopause.”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vol. 81 (2022): 61-68. doi:10.1016/j.bpobgyn.2022.03.002
3.Thurston, Rebecca C et al. “Menopausal Vasomotor Symptoms and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in Midlife Women.” Neurology vol. 100,2 (2023): e133-e141.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1401
4.Genazzani, Andrea R et al. “Hormone therapy in the postmenopausal years: considering benefits and risks in clinical practice.”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vol. 27,6 (2021): 1115-1150. doi:10.1093/humupd/dmab026
5.Pan, Meijun et al. “Update on hormone therapy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Bioscience trends vol. 16,1 (2022): 46-57. doi:10.5582/bst.2021.01418
6.Chen, M-N et al. “Efficacy of phytoestrogens for menopausal symptoms: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Climacteric :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Menopause Society vol. 18,2 (2015): 260-9. doi:10.3109/13697137.2014.966241
7.Navarro, Víctor M et al. “Role of neurokinin B in the control of female puberty and its modulation by metabolic statu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vol. 32,7 (2012): 2388-97. doi:10.1523/JNEUROSCI.4288-11.2012
8.Modi, Manish, and Waljit S Dhillo. “Neurokinin 3 Receptor Antagonism: A Novel Treatment for Menopausal Hot Flushes.” Neuroendocrinology vol. 109,3 (2019): 242-248. doi:10.1159/00049588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