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孩一张嘴,满口肉,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还在“下面”!
牙龈可以肿成什么样子?
日前,浙大儿院口腔科苏吉梅主任医师面诊了一个5岁多的小患儿豆豆。在这位小患儿张嘴后,有着数十年工作经验的苏吉梅主任医师都险些被惊呆:她的口腔内只见肥大的牙龈,只有前牙区能看到牙齿,后牙区完全看不到牙齿,看起来满嘴都是一块又一块的肉。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后面的牙齿没有长出来,拍片后发现,其实牙齿都藏在肥大的牙龈里面。
苏吉梅
主任医师,浙大儿院口腔科副主任。
专业特长:低龄儿童龋病综合防治,年轻恒牙牙外伤的序列治疗,遗传性疾病和综合征在口腔中表现的诊治,血液病儿童口腔健康管理,咬合诱导和间隙管理,复发性腮腺炎的诊治,婴幼儿口腔黏膜及牙周疾病的诊治。
口腔专科检查
口腔专科检查结果影像
对于这种肿大,苏吉梅副主任表示在医学上称之为“牙龈肥大增生”,区别于一般的牙龈红肿,消炎是没用的。
“孩子从小到大都只能吃流质,根本没办法咬东西!拜托医生想办法帮帮我们吧!”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希望医生能够帮帮自己的女儿,让她也能像同龄孩子那样吃嘛嘛香。
直觉告诉苏吉梅副主任,这个女孩的病情绝不是牙龈增生那么简单,果不其然……
半岁开始抽搐,一岁半开始牙龈增生
进一步询问孩子既往病史,母亲冯女士(化名)告诉苏吉梅主任医师,豆豆从六个月开始时常出现抽搐的情况,大概每一到六个月不等就会发作一次。抽搐时会出现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唇周发绀,四肢强直抖动的症状,一直持续两分钟左右,怎么叫她都不应,但恢复之后看起来又好像没事一样。在浙大儿院神经科诊断为癫痫、脑发育落后,经过神经科的治疗,现在癫痫已经基本控制。
那么牙龈增生是怎么回事?冯女士回忆,他们是在孩子一岁半左右开始发现她牙龈不对劲,后来发现牙龈越来越肿,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嘴巴都闭不上了。
孩子还有没有其他疾病?冯女士努力想了想,表示:“因为牙龈增生,孩子连饭都吃不下,所以比同龄人要瘦小一整圈,其他的没什么特别的了,孩子身体一直还不错。”
由于孩子特殊的临床表现,做了基因检测,并发现了导致癫痫和牙龈增生肥大的元凶是基因的突变引起的。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还在“下面”:暗藏插管窒息风险!
手术团队:幸好术前做了喉镜检查
鉴于孩子的病情比较复杂,谨慎起见,苏吉梅主任医师召集了MDT讨论,神经科、遗传代谢科、遗传代谢实验室、麻醉科、耳鼻咽喉科以及浙大口腔医院牙周科等专家一起讨论,各科专家会诊认为豆豆已经符合手术指征,很有必要进行手术治疗。
事不宜迟,豆豆父母希望医生尽快为孩子进行手术。口腔的操作空间很小,这个患儿需要进行的操作却很多,不仅要把增生的牙龈切除,还要修整牙龈边缘、牙槽骨,拔掉两颗牙齿,非常挑战操作技术,所以希望手术时能经鼻插管。此外,这样的病例是在太特殊,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疾病?睡觉打呼噜是因为牙龈增生的关系还是气道有其他异常?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
医生再次跟豆豆父母确认既往病史,跟此前的并无两样。但是他们非常配合:“如果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告诉我们,我们马上去做,我们相信医生。”
手术团队建议给患儿做喉镜检查,确定气管下方是否符合鼻插管的条件。
不查不知道,喉镜检查发现豆豆腺样体4度肥大,几乎完全堵住了上气道,所以并不符合做鼻插管的条件!
喉镜检查结果
腺样体肥大一般有口呼吸、打呼噜、腺样体面容等症状,家长一直以为打呼噜是牙龈增生,嘴巴闭不上的关系,并不知道孩子腺样体肥大,也从没想到看耳鼻喉科。
“太险了!如果没做喉镜检查,不了解下面的具体情况,而直接鼻插管话,可能会出现插不进去、呼吸困难、鼻出血等危急情况,从而导致很大的窒息风险。这个谨慎的选择算是救了孩子一命。”事后回忆,手术团队仍感到心有余悸。
从鼻插改口插,手术很成功,孩子终于能正常吃饭了。鉴于豆豆是困难气道,麻醉团队调整麻醉方案,从患儿口腔处置入可视喉镜,同时保留患儿自主呼吸。改鼻插为口插,大大降低了患儿的窒息风险,却加大了手术操作难度,原本口腔、咽喉部位的操作空间就小,如今又有插管,对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手术台上,耳鼻咽喉科主刀医生陈晓慰、口腔科主刀医生苏吉梅、浙大口腔医院牙周科主刀医生戚刚刚和麻醉专家胡瑶琴紧密配合:三位外科医生在高难度下为患儿切除肥大腺样体、肥大部分牙龈、修整牙龈边缘、牙槽骨,暴露出患儿的牙齿,麻醉医生在高难度下为患儿生命保驾护航。约四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患者术后图片
患者术后40天照片,恢复得非常好
从腺样体手术,到牙龈切除、成型,手术的每一步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豆豆在术后转入了SICU进行监护。
苏吉梅主任医师表示,这个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帮豆豆切除掉肥大增生的牙龈,暴露出本该早就长出来的牙齿,让牙龈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手术后豆豆就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好好吃饭了。
专家提醒:术前沟通,病史相关的任何小细节都不可轻视!
手术团队提醒:“如果孩子要做手术,家长平时观察到孩子有任何异常,哪怕是很小的生活习惯细节,都要及时跟医生沟通,尤其是张口呼吸、打呼噜等任何腺样体肥大相关的病史千万不能忽视,这可能事关孩子性命!”
作者 / 木玉 西西
排版 / 西西
审核 / 口腔科苏吉梅主任医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