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评估工具的研制及概念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护理博士论文速览

2023-05-05 13:59

通过质性研究结果得出,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体验包括生理体验、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疾病认知、应对策略及自我管理,女性尿失禁患者情绪复杂多变,以负性情绪占主导。

摘要

目的:应用概念分析方法明确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属性、先决条件、影响因素及后果,基于概念分析结果,以Roy适应模式为指导,初步构建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模型;采用描述现象学方法,了解我国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真实体验和历程;研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评估工具;分析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及影响因素,探讨心理社会适应对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并验证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模型,为制定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第一部分: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概念分析及模型的初步构建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检索从1997年1月至2021年6月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Psyc INFO、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取文献,从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演变历程、概念属性、先决条件、影响因素、后果、相关概念及典型案例等方面,对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进行分析。基于概念分析结果,以Roy适应模式为指导,初步构建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概念模型。

第二部分: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质性研究应用描述现象学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期间,对15名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通过录音等形式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后提炼主题,深入挖掘我国文化背景下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真实体验和历程。

第三部分: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评估工具的研制基于概念分析和质性研究结果形成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初始化量表。经过2轮专家咨询对量表进行修订和完善,选取30名研究对象进行预调查,评价初始化量表的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2021年8月至202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连续选取570名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本研究研制的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中文版应对适应过程量表。采用临界比值法和相关系数法筛选条目;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中文版应对适应过程量表作为校标评价量表的校标关联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形成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终版)。

第四部分: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模型的验证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连续选取220名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依据初步构建的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模型选取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尿失禁疾病认知问卷、女性尿失禁应对方式量表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通过对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进行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明确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通过对生活质量进行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验证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模型。

结果:

第一部分:系统检索后筛选纳入43篇文献,获得的文献中没有对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进行明确界定。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概念属性包括情绪状态、自我认知、角色功能及社会支持,先决条件是尿失禁的患病事实,影响因素是人口社会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疾病认知及应对方式,后果是生活质量。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模型是个体经历尿失禁的患病事实后,通过疾病认知和应对方式,影响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过程。

第二部分: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体验包括6个一级主题、28个二级主题,分别为生理体验(生理不适、饮水受限、运动受限、睡眠质量下降、性功能障碍)、心理适应(焦虑、抑郁、尴尬、病耻感、低自尊、恐惧、担心、压力、痛苦、身体心像、自责、希望、信心)、社会适应(社会角色弱化、社交退缩、社会支持)、疾病认知(疾病知识缺乏、健康观念)、应对策略(掩饰症状、消极回避、接受与调整)、自我管理(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经历包括2个主题,分别为持续变化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受患者的个性特征、疾病认知、社会支持、感知的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部分:

1.量表的构建:基于概念分析和质性研究结果形成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初始量表,包括4个维度、41个条目。根据2轮专家函询结果,将初始量表修订为4个维度、44个条目,4个维度包括情绪状态(11个条目)、自我认知(12个条目)、社会角色(10个条目)及社会支持(11个条目)。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95,4个维度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0~1.000。预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条目的难易度和准确性适宜。

2.项目分析:根据条目的临界比值和相关系数删除区分度或相关性不符合标准的条目共计16个。

3.量表的信效度分析结果:

(1)效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抽取特征值大于1.0的公因子,经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后,设定因子载荷值大于0.5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952%;通过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形成包含17个条目的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基于Roy适应模式理论,结合前期概念分析和质性研究结果,将3个维度分别命名为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社会支持;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与应对适应过程量表的相关系数是0.600(P<0.01)。

(2)信度分析: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总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93,3个维度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35~0.910;量表重测前后总分的相关系数是0.803(P<0.01)。

第四部分: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2.27%)。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总得分为(39.06±15.49)分,得分最高的维度是角色功能,得分最低的维度是自我概念。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与疾病认知得分呈正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P<0.01);生活质量得分与心理社会适应得分呈正相关(P<0.01)。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职业、医疗付费方式、体重指数、生育次数、病程、尿失禁类型及严重程度不同,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疗付费方式、病程、尿失禁严重程度、疾病认知、应对方式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P<0.05)。应用结构方程进行心理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知、应对方式和心理社会适应3个内衍变量能够有效的被解释,解释变异量分别是心理社会适应的85%、疾病认知的49%、应对方式的64%。证实9条路径与构想路径一致,1条路径未被证实。修正后的模型拟合较理想,模型适配度检验结果为χ~2/df=1.191,RMSEA=0.031,GFI=0.994,CFI=0.999,NFI=0.995。心理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知和应对方式在医疗付费方式、病程及严重程度与心理社会适应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医疗付费方式、病程及严重程度与心理社会适应之间存在间接效应;医疗付费方式和严重程度还与心理社会适应之间存在直接效应。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居住地、学历、家庭月收入、职业、工作状态、医疗付费方式、生育次数、病程、尿失禁类型及严重程度不同,其生活质量水平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作状态、尿失禁严重程度、疾病认知、应对方式、心理社会适应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P<0.05)。应用结构方程进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知、应对方式、心理社会适应及生活质量4个内衍变量能够有效的被解释,解释变异量分别是生活质量的86%,心理社会适应的84%,疾病认知的44%,应对方式的64%。证实10条路径与构想路径一致,4条路径未被证实。修正后的模型拟合较理想,模型适配度检验结果为χ~2/df=2.176,RMSEA=0.076,GFI=0.986,CFI=0.996,NFI=0.992。心理社会适应概念模型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知、应对方式及心理社会适应在年龄、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年龄、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间接效应;严重程度还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直接效应。

结论:

1.本研究在应用概念分析法明确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属性、先决条件、影响因素及后果的基础上,基于Roy适应模式初步构建了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模型,为开发女性尿失禁患者特异性的心理社会适应评估工具提供了理论依据。

2.通过质性研究结果得出,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体验包括生理体验、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疾病认知、应对策略及自我管理,女性尿失禁患者情绪复杂多变,以负性情绪占主导。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历程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受个性特征、疾病认知、社会支持、感知的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提示医务工作者可从心理社会适应角度持续关注女性尿失禁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3.基于概念分析和质性研究结果研制的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经检验证实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客观、准确地评估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为进一步临床评估和护理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工具。

4.医疗付费方式、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疾病认知及应对方式是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女性尿失禁患者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和疾病相关因素可通过疾病认知和应对方式对心理社会适应产生直接和/或间接影响。年龄、工作状态、疾病严重程度、疾病认知、应对方式、心理社会适应是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验证后的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概念模型与原构想基本一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在疾病认知和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提示医务工作者可通过提高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唐惠艳. 女性尿失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评估工具的研制及概念模型的构建与验证[D].中国医科大学,202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尿失禁,论文,心理,因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