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心惊胆战的“遭遇战” 拉开盐池“介入”大幕
2022年1月9日下午五点,是一个让郭建平终身难忘的日子。
那天下午,他在所有院领导期盼的目光中,在患者家属殷切的期待中,独立操作了院内第一例介入手术,并圆满完成。
郭建平是宁夏盐池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从2021年1月他掌握介入技术起,一直到2022年1月他首次操刀,介入技术在盐池县人民医院历经一年的“磨合”,最终进入实操。
心惊胆战的“遭遇战”
“那天下午,我正在值班,一位住院患者突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值班护士马上把我叫到了病房。”
郭建平说,看到患者的一刹那,让他有些恍惚,仿佛时光又回到了五年前的一个晚上。
“当时,也是有一名患者突发心肌梗死,而且这两名患者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刚刚做完髋关节置换手术。”
不幸的是,由于当时医院还没有引进介入技术,那位患者在向上级医院转运的途中就去世了。
“五年过去了,我们也引进了介入手术,虽然我还没有独立操作过,但我绝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郭建平向领导汇报,“患者的情况绝对等不到送到上级医院,请专家来现场指导也来不及了,只能咱们自己做。”
院领导回复,“你敢不敢做?只要你敢,你有信心,那就去做,出了问题我承担。”
郭建平坚定地回复,“我敢”。于是,他马上跟病人家属沟通,向家属介绍病情的紧急和医院介入技术的水平。在争取了家属的同意后,就带领助手进入了手术室。
半个小时后,郭建平从手术室出来了。等待他的不仅有病人的家属,还有医院的一众领导。看着他一脸放松的状态,病人家属长舒了一口气,一众领导则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我们做的不是一场普通的介入手术,那半个小时内,还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患者发生了右冠状动脉闭塞,这是做介入手术最怕遇到的意外之一,而我们并没有任何准备。”
好在前期经受的训练足够多,郭建平当机立断地进行了处理,事后他说,“这真是一场心惊胆战的‘遭遇战’。”
在盐池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饶锐的讲述中,这件事情更有戏剧性。“郭主任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还在开一个会议。感觉只过了一会儿,会议还没结束,他的电话又来了,说实话,我当时心里‘咯噔’一声,想着,‘这么快电话又来了,不会是出事了吧’,好在只是虚惊一场。”
迈出这一步才算完整
不管是饶锐还是郭建平,他们都认为,介入手术是县级医院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
2021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县医院要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其中就包括构建微创介入中心,并强调要依托微创介入中心的建设,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开展肿瘤、外周血管、神经等领域的介入诊疗。去年4月,盐池县人民医院入选首批“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县医院名单。
郭建平介绍,“介入手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手术方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县级医院开展了这项技术,但这在宁夏的县级医院中还不常见。”
2020年1月,医院派郭建平到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去学习介入相关技术,2021年1月,他学成归来。“回来后,因为疫情的原因,设备装机用了很长时间,一直到2021年10月中旬才装好,并开了第一台手术。”
第一台手术是请宁夏心血管质控中心的专家来指导开展的,在后续的两个月中,也多是由专家操刀,郭建平从旁学习观看。
“专家们非常支持我们开展介入手术,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一点一滴耐心传递,希望我们能尽早独立地开展。”
到2022年1月,郭建平从理论上和技术上都已经掌握了介入技术,但并没有迈出实质的一步——没有在专家不在场的情况下独立地开展手术。
“然而,当我遇到那个患者时候,我知道,不能再等了,虽然压力很大,但我必须向领导保证,我敢做。”
“前面已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惨剧,如果我们还不能解决,那就没有办法跟百姓交代。”饶锐说,“专家远在百公里之外,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靠自己,只有迈出了这一步,才能叫一个完整的‘交代’。”
介入手术室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县域内危急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救治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挽救了更多生命。2022年,盐池县人民医院共独立完成介入手术267例,其中急诊116例。
人才欠缺成发展“拦路虎”
郭建平有一次到县派出所去办事,看到一块牌子上写着“7*24小时为百姓服务”,让他深有感悟。
“现在医院只有我一个人能够做介入手术,而这个岗位又离不开人,所以我也算是7*24小时待命。手机从来不敢关机,朋友来了只能碰一杯酒,就得马上回去,害怕耽误事儿。”据了解,2023年春节期间,他还做了4例介入手术。
严格来说,除了他之外,介入室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在北京安贞医院培训过三个月的年轻医生,现在是我的助手,正在培养中;另外一名也是从医院选的年轻医生,去年9月份送出去做培训了。到他们能独立开展手术,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郭建平介绍,愿意做介入技术的医生并不多。“介入室医生是需要暴露在X光线下的,有一定的危险性。”
此外,“医院还没有成立专门的介入科室。现在采取的模式是,介入手术室由放射科托管,我们做手术,放射科出护士。如果要成立专门的介入科室或心血管内科,最少需要6-8人。”
“介入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头到脚都有用武之地。”他说,现在医院开展的仅是心血管介入,希望将来有一天介入技术能在医院全面开花。
除了介入科的发展之外,郭建平还特别关心胸痛中心的发展。“2016年,我在一次全国性的心血管会议上听到了胸痛中心的概念,我大为震撼,觉得中心化的运营模式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加及时规范的救治。”
自那以后,他就严格按照胸痛中心的理念去管理科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盐池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基层版验收。
郭建平介绍,“今年,我们打算冲击胸痛中心标准版。医院的硬件、介入手术的开展都已经达到了要求,有希望通过。”
“胸痛中心是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之一,对县医院来说,是硬性考核指标之一,且微创介入中心的建立也要依托胸痛中心开展。”郭建平由衷地希望,“通过这两个中心的建设,挽救更多的生命。”
责任编辑:裴燕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