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CT-FFR是近年来血管成像领域的新技术,已成为冠状动脉病变减少有创介入检查功能学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结合了冠状动脉CTA解剖和FFR功能评价,可以在避免有创介入操作、不增加射线量的前提下提供一站式的解剖和功能评价。
医学影像之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AI定量分析(CT-FFR)
我国冠心病患者基数大,且目前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因此,对于冠心病的诊疗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作为目前成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之一,可为临床提供解剖信息,评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机缺血有无明确相关性,但难以从功能学角度评价狭窄对心肌供血的影响。我中心在王胜军院长带领下积极开展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AI定量分析新技术,从而有效提高CCTA检查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CT-FFR技术是基于冠脉CTA影像的AI计算技术,不需要注射血管扩张药物,也不需要额外的压力导丝等高价值耗材,通过前沿的算法进行快速三维重建,并结合流体力学仿真计算,得到冠脉树任意位置的冠脉生理学CT-FFR值。真正在术前做到低门槛绿色安全准确筛查(狭窄病变),减少不必要的有创介入检查,也避免了部分患者的漏诊漏治,从而推动分级诊疗的发展,与此同时预测手术疗效,扩大了冠脉功能学技术的应用范围。
病例摘要
男,77岁,发作性胸痛2年,胸闷2月,加重1天。
2021年11月CCTA检查图像
影像诊断
冠脉起源:正常,右侧优势型。
右冠:右侧冠状动脉1、2、3段管壁均可见弥漫性低密度斑块,混合密度斑块,1段管腔重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84%;2、3段管腔中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约为53%。
左主干:左主干可见局限性高密度钙化斑块,管腔轻微狭窄,狭窄程度大约5%。
前降支:前降支6、7段管壁可见弥漫高密度斑块、混合密度斑块,6段管腔重度狭窄,起始部管腔狭窄程度约为90%。7段管腔重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95%,可见2支对角支,第1对角支弥漫性钙化,第2对角支、间隔支未见异常。
回旋支:左旋支12段管壁可见节段性混合密度斑块,管腔轻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约为30%。
钙化积分评价显著钙化。
标准化报告分级推荐:CAD-RADS 4A,建议行DSA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DSA诊疗结
2023年4月复查CCTA检查图
影像诊断
冠脉起源:正常,右冠优势型。
右冠:右侧冠状动脉1段可见支架影,2、3段管壁均可见弥漫性低密度斑块,混合密度斑块,2、3段管腔轻微狭窄。
左主干:左主干可见局限性高密度钙化斑块,管腔轻微狭窄。
前降支:前降支6、7段管壁可见弥漫高密度斑块、混合密度斑块,6、7段管腔中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约为50-60%,第1对角支弥漫性钙化。
回旋支:左旋支12段管壁可见节段性混合密度斑块,管腔轻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约为30%。
标准化报告分级推荐:CAD-RADS 3/s/v。
2021年11月CCTA检查数据——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AI定量分析(CT-FFR)
2023年4月CCTA复查数据——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AI定量分析(CT-FFR)
CT-FFR测量及结果解读
FFR的推荐界值是0.80,建议0.80以上病变进行药物治疗;FFR<0.75的病变可诱发心肌缺血,推荐行血运重建;FFR 0.75~0.80为“灰区”,可综合患者的其他情况进行判断。目前大部分临床研究中CT-FFR的界值是0.80。一项荟萃研究发现CT-FFR对FFR值有轻微的低估,当CT-FFR在0.70~0.80时发生诊断错误的可能性最大。为了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ICA,本共识专家组推荐CT-FFR的灰区设定在0.70~0.80,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其他信息来决定是否进一步进行ICA。
推荐意见:目标CT-FFR>0.80,认为该血管可能不存在缺血;0.70~0.80为灰区,应综合其他临床信息和检查结果,可充分调整药物治疗后再进行判断;<0.70认为该血管可能存在缺血,建议进行ICA。
推荐意见:CT-FFR的临床使用要根据不同场景进行选择,推荐路径见图3。但最终的临床决策需要临床医师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变特点来综合决定。
CT-FFR的图像质控
CT-FFR是基于冠状动脉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的,而冠状动脉模型的精准度严重依赖于CCTA图像质量。目前CT扫描的最小空间分辨率约为0.5 mm,只能检测到0.5 mm以上厚度的斑块。目前,CT-FFR对于直径2.5 mm以上冠状动脉的计算是可靠的(图像质量优越的可适当放宽至2.0 mm),然而冠状动脉钙化和图像伪影也是制约CT-FFR计算的重要因素。ADVANCE研究在注册队列和临床队列中分别有2.9%和8.4%的患者因为CCTA图像质量问题未能完成CT-FFR计算。要想获得准确的CT-FFR值,需要优化CCTA影像采集从而获取高质量图像。高时间分辨率、高管电压、薄层厚、低心率能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所以CCTA要在至少64排探测器的CT设备上完成,并严格执行心血管CT指南的扫描计划;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使用β受体阻滞剂将心率降至70次/分以下(最好降至65次/分以下);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扫描前3~5 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者喷服硝酸甘油(气雾剂)。获取CCTA图像后如有明显的运动伪影或者断层伪影,不建议进行CT-FFR测量。由于总钙化积分>1 000分的患者进行CT-FFR计算的准确度不确定,也建议进行排除。
推荐意见:用于CT-FFR测量的CCTA图像要用至少64排探测器的CT,遵守心血管CT指南扫描规范。不建议对有严重伪影和严重钙化(总钙化积分>1 000分)的图像进行CT-FFR测量。
CT-FFR优势小结
01、绿色、简便
无需二次检查
无需图像处理
无需药物负荷
02、解剖学+功能学
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更全面依据
非阻塞性冠心病的介入手术及CTA检查后的介入手术,同时节省了就诊费用
03、精准诊疗,患者分层
区分了中度狭窄病变,使70%狭窄病变中的CT-FFR>0.80的病变减少,30%-70%狭窄病变中CT-FFR<0.80的病变增多
临界病变接受更少的介入手术,更易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同时也增加了介入手术中PCI 的比例,增加了造影阳性率
真正的减少不必要的有创介入检查评估手段,可以用做术后随访常用诊断手段
04、加CTA的可信度
提高26%的CTA诊断精度
05、费用相对低廉
总结
总之,CT-FFR是近年来血管成像领域的新技术,已成为冠状动脉病变减少有创介入检查功能学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结合了冠状动脉CTA解剖和FFR功能评价,可以在避免有创介入操作、不增加射线量的前提下提供一站式的解剖和功能评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