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类绩效分配模式,都是以按项目付费为基础的。等实行了 DIP付费,给医院的绩效分配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麻烦。
管理必然离不开奖与罚,医院管理也是如此。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在任何医院都是非常重要的。医生、护士也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与各类需求,绩效分配必须精心设计,要考虑很多因素。
我总结了一下,目前国内医院的绩效分配模式,主要是三种。看看你的医院是不是属于其中的一个,再看看我对它的优缺点的评价是不是准确。
先说第一种,(收入-支出)×提成比例×考核百分比+各单项奖励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做法,很多医院(特别是县级医院)都是这样操作的。
优点是:
1、直观,易算,容易让医务人员理解;
2、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缺点是:
1、违反国家政策,有风险;
2、提比不好定,易造成不公平;
3、逐利心太强,易导致过度医疗,患者不满意。
4、发钱无法预知,不受控制,时间越长问题越多……
因为有这些缺点,很多院长找咨询公司重新设计绩效方案,于是就有了第二种:
(标化工作量×奖励点值+门诊绩效+手术绩效+中医药绩效+其他绩效)×考核百分比
一般来说,请了咨询公司的,很多都是采取这种方式。我本人参与的绩效项目,基本都是这样做的。
优点是:
1、规避了政策风险;
2、比较科学,数据是算出来,有依可查,符合预算;
3、操作灵活,能较好地实现管理上的目标。
缺点是:
1、比较复杂,标化工作量不好理解,操作时有争议;
2、易导致过度医疗;
3、还是有“开单提成”的嫌疑。
只能说比第一种强些,但并没有从根本解决公益与效益的深层矛盾。
第三种,∑RBRVS项目×单价×考核百分比+各单项奖励-相关扣罚
这是目前最先进的一种分配模式。据说是从国外引进的,山东的医院用得比较多。
优点是:
1、较公平,能反映工作的强度、难度与技术含量;
2、缓解了医务人员奖金和药品、收入挂钩的现象;
3、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缺点是:
1、不直观,测算困难,需要不断迭代;
2、操作复杂,对信息化要求较高;
3、与科室的运营水平有脱节;
4、忽略不同医护的能力差异,无法考量病情复杂与严重程度。
虽然第三种模式也有缺点,但比前两种还是要强得多。本来它将是未来的趋势,但DIP付费来了,这一模式也用不上了。
以上只是从宏观上讲了三种分配模式的优缺点。具体到一家家的医院,可能还会有别的问题与痛点,包括但不限于:
1、科主任与医生抢工作量,无心科室的运营管理与人才培养;
2、医生、护士因为奖金而争执,导致科内不和谐;
3、二次分配不合理,有的科主任只考虑了医生的收入;
4、科室之间的奖金差距大,医院不得不人为调节,激化矛盾;
5、护理做不到真正的垂直管理,调人、调床位不方便; 6、医院的运营质量不高,收入虽多,但结余有限;
这三类绩效分配模式,都是以按项目付费为基础的。等实行了 DIP付费,给医院的绩效分配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麻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