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县域医共体三者之间,应当如何协同并差异化发展?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
在《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打造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医院,发挥公立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和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
2019年以来,国家分批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做出安排部署,截止目前已有76个相关项目落地实施,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减少跨省份、跨区域就医。
那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县域医共体三者之间,应当如何协同并差异化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内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带着这样的问题,在4月22日-23日举办的长三角医院联盟高峰论坛中,健康界特别设置“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共赴医院高质量发展”专场分论坛,联合众多医管大咖,共同探讨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新时代背景下,明晰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对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论坛开场主持,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晓东简明扼要,如是说道。
战略管理是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在内外环境的变局之下,公立医院正处于左右为难的境遇。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此,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王人颢感叹道:“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我是谁?应该是每一家单位、每一个学科、每一位医务人员所要思考的问题。”
徐医附医院处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区域协同发展,如何守好江苏卫生的北大门和淮海经济区医疗卫生健康,是医院的责任和使命。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越来越多有能力的公立医院均开展了多院区发展的探索。而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中,对公立医院分院区设置条件作出了严格的限制。
以徐医附院五年来改革转型发展的故事为例,王人颢指出,公立医院不应该一味地追求规模扩张。战略管理才应该是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其强调,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战略决策,核心任务是把握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医院的竞争拼的是战略,战略的缺失会导致整个医院管理模糊,不能形成统一的思想共识。 “在高质量发展当下,价值观的引领才是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核动力。” 王人颢如是说道。 医院同质化管理的五大基本对策 在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同质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同质化管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成本核算、同质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及文化融合等方方面面。
对此,无锡市人民医院院长华东认为,如何在医疗、服务、运营、信息等各方面实现同质化的建设与管理,保障院区间的医疗质量同质化,应该成为当前医院管理者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上海市同济医院院长程英升看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更是建院的基础。要做好同质化管理,具体来说,需要从诊疗体系建设、资源共通、通过互联网加强相关管理等三方面入手。 对于同质化管理的基本原则,程英升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四点: 第一、明确总院的核心地位,以此为样板建立同质化标杆;第二,建立组织结构,进行垂直管理;第三、各个院区要注重成本管控,合理分摊;第四,一体化信息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针对同质化管理的基本对策,程英升更是从五个方面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第一,应建立内部的医疗质量评价、控制体系,可以动态评估医院的运行情况;第二,要制定统一的制度和流程,确定不同院区的权责关系,便于在管理中处理边界,更好地落实相关管理制度;第三,要统一人力资源和绩效考核,否则很难起到激励作用;第四,信息化在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最后,医疗机构要合理规划学科设置,形成错位发展。程英升建议,可以在某一院区集中有效资源进行学科的提升,避免同一家医院不同院区之间的相互竞争。
渗透与融合,业务与运营管理融合交叉
目前,地市级或者县域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着运营管理、医疗质量以及学科发展的挑战,医院收不抵支的现象较为普遍。
专科设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探索新技术等各个方面均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此外,公立医院还要面临集采、医保支付改革等诸多挑战。对此,嘉兴市第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姚明表示,政策的密集出台,突显了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性。其中,运营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医疗资源、财务、资产及后勤管理,还包括内部风险管控等。 其指出,运营管理的核心是强化业务与经济管理的融合,推动运营管理渗透到业务的方方面面,是必然的行动。要通过各种管理工具,包括绩效管理等,对医院的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精细管理,以及有效使用,并将对医院内部运营的部署、规划、组织、实施、控制和评价,加入到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的管控中。 姚明强调,公立医院必须要坚持公益性,但盈利性也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基础。而在政府提供支持与支撑的同时,更需要自身的努力,不断挖掘潜力。因此,如何通过渗透与融合,即业务、财务及运营管理相互之间的融合交叉管理,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与县域医共体
如何差异化发展?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与医共体建设如何差异化发展?需要怎样的政策支持?仍有很多问题丞待解决。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涂建锋)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涂建锋 认为,从根本上来看,建立区域医疗中心重点是解决区域医疗水平同质化、均等化以及区域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应该是带动地区内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同时,涂建锋也强调,区域医疗中心和县级医院应该协同合作,在特色病种方面要体现出差异。同时,在建立区域医疗中心的过程中,要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防止医疗人才的虹吸效应。
对此观点,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俞云松也表示认同。其指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目标应该是提升高质量医疗水平的可及性,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及县域医共体,则更多的是完善医疗体系,两者之间肯定会存在差异化,应该体现在各自的“分工”不同上。
( 丽水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美芬) “区域医疗中心应该在科学管理及技术等方面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帮扶,让原来‘输血方式’变为‘造血’。而基层医疗机构应该把精力放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通过学习更好的医疗技术,为当地患者做好健康服务工作。” 丽水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美芬如是说道。 姚明也表示,随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逐步落地,需要区域内的各级医院携手共同发展,共同利用好这个发展契机。而不应该是“起来”一家医院后,把其他医院压垮。
论坛最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裘云庆在总结时强调,区域医疗中心与医共体要实现差异化发展。顶尖技术集中在大医院,但一般的疾病,基层医院应该做得比大医院更好,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医疗技术、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其中的关键!
本次会议由 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战略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