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工作人员只有意识到戴手套的利与弊,及时更换污染的手套、不随意接触公共物品,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才能提高整个工作环境的生物安全水平和自身防护能力,保证医疗安全。
手套是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标准预防的“标配”,使用目的是避免手被微生物污染,防止皮肤或手上已经存在的微生物传播,避免受到化学物质的损害或减少锐器伤的伤害。可是如果手套使用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病原微生物的进一步传播。手套该如何使用才能既保护医务人员自己,又不污染患者和环境呢?
常见的使用中不规范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手套更换频率低,一副手套能用一上午,存在上班戴,下班摘的情况。
(2)戴同一副手套到处摸,标本、文件、笔、手机、键盘、桌面、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3)戴同一副手套给多个患者采血。
(4)PE手套和橡胶手套一起戴,重复多次脱戴。
佩戴手套的确保护了个人,但是污染的手套随意接触其他物品,带来的是更可怕的环境交叉污染,其危害性无法估量。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规定:手套的使用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a.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b.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c.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d.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e.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卫生手消毒。
f.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g.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医务工作人员只有意识到戴手套的利与弊,及时更换污染的手套、不随意接触公共物品,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才能提高整个工作环境的生物安全水平和自身防护能力,保证医疗安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