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科研内控之项目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设立了创新增效维度,并将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作为该维度的四个评价指标之一,这就给财务人员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即如何加强科研内控与项目管理。
一、强化项目制度建设。
完善内控机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项目资金内部管理制度和报销规定,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差旅费等严格执行“公务卡”结算,设备、大宗材料、测试化验加工、劳务、专家咨询费等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结算。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实现信息公开,按照承诺保证其他来源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用于本项目支出。
二、坚持项目单独核算。
将项目资金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基本要素是对专项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按照项目和部门设置辅助明细账、会计明细科目等方式进行单独核算,明细账能直接反应出本项目、本课题,明细科目设置必须符合本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同时项目明细账与项目决算表账表相符。
三、加强资金拨付控制。
一是资金拨付流程,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根据课题研究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向课题承担单位拨付资金;课题承担单位按照研究进度,及时向课题参与单位拨付资金。
二是重点控制内容:
①课题参与单位不得再向外转拨资金,
②逐级转拨资金时,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或课题承担单位不得无故拖延资金拨付,
③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转拨经费,如以测试化验加工费、设备试制费等名义将部分科研任务外包等;
三是坚持“谁申报项目和课题、谁承担研究任务、谁管理使用资金”的原则,避免上级单位与下级法人单位之间随意转拨资金,比如,大学的附属医院、集团公司或母公司的全资或控制子公司、科研院校及下属的研究所等;四是不得向预算外单位转拨专项经费。
四、项目资金支出原则。
一是目标相关性:各项费用支出要与项目的研究目标、工作任务密切相关,支出的时间、数量、单价、金额等应符合项目工作任务的规律和特点;二是政策相符性:各项费用支出要符合国家财政管理和科技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三是经济合理性:各项经费支出应符合我国国情,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预算支出应与资金供给能力相匹配,在不影响项目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控制重点:
①是否列支项目或课题执行期外发生的支出
②是否存在与项目或课题研究无关的支出。
五、项目管理控制重点。
一是编报虚假预算;
二是未对专项资金进行单独核算,以下几种情况不能认定为“单独核算”:
①通过会计凭证摘要标识,
②导出后通过excel统计,
③在财务账套外,以辅助账的形式进行单独核算,
④以银行账户方式作为单独核算,
⑤未对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单位自筹资金分别单独核算;
三是列支与本项目任务无关的支出;
四是未按规定执行和调剂预算、违反规定转拨重点研发计划资金;
五是虚假承诺其他来源资金;
六是通过虚假合同、虚假票据、虚构事项、虚报人员等弄虚作假,转移、套取、报销项目资金;
七是截留、挤占、挪用重点研发计划资金;
八是设置账外账、随意调账变动支出、随意修改记账凭证、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等;
九是使用项目资金列支应当由个人负担的有关费用和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偿还债务等;
十是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总之,科研项目存在自身的特征,有指定的完成时间和开支限制,达到的成果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内容不能随便删减,资源调配也有限制,涉及的层面很多而且复杂,期间要面对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要想高效的统领项目所有环节,难度很大。因此,加强关键链管理是科研项目控制的重中之重。
文中图片是个人自拍不涉及侵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