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每日毅讯| JAMA子刊:房颤患者未口服抗凝药物的原因

2023-04-30 09:54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本研究通过对适合抗凝但未接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医生的决定其实是很多患者没有采用抗凝的原因。

每日毅讯

12221682762737039

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的问世,由于其无需凝血功能监测且出血风险小,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比率显著上升。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没有口服抗凝药物,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近期,JAMA NETWORK OPEN杂志发表了一项有意思的调查研究,探讨了这一话题。

本项研究纳入了 2017年1月18日至2018年5月7日之间进入国家医疗数据库的CHA2DS2-VASc评分为2分或以上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这些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所有参与者首先完成了一项问卷调查,然后他们的主诊医生对他们的诊疗方案进行了临床审查。主要终点是由4名心脏病专家组成的评判小组来评估抗凝治疗的意愿与适当性。同时,研究者将这些患者1年随访中的抗凝治疗情况与其他中心的类似患者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入组的817名患者中,中位年龄为76.0(69.0-83.0)岁,369名(45.2%)为女性,中位CHA2DS2-VASc评分为4.0(3.0-6.0)。医生提出的不抗凝的5大原因是:低房颤负荷或成功的节律控制(278 [34.0%]),患者拒绝抗凝(272 [33.3%]),低卒中风险(206 [25.2%]),跌倒风险(175 [21.4%])和高出血风险(167 [20.4%])。由评判小组的四名心脏病专家重新审查后,221名医生(27.1%)决定重新考虑开具口服抗凝药处方,而311名患者(38.1%),其中67名(24.6%)患者是医生认为会拒绝抗凝的患者。在647名患者(79.2%)被判定为适合或可能适合抗凝治疗中,医生仅对177名患者(21.2%)重新考虑抗凝治疗。而527名患者(64.5%)同意开始抗凝治疗(311 [38.1%])或对开始对抗凝治疗持中立态度(216 [27.3%])。随访后,BOAT-AF研究中的119名患者(14.6%)实际接受了抗凝治疗,而其他中心的387,975名类似患者中有55,879名接受了抗凝治疗(14.4%)。

21421682762737301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对适合抗凝但未接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医生的决定其实是很多患者没有采用抗凝的原因。而且,很多房颤患者对于抗凝治疗的意愿要强于他们的主诊医生。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和医生可以再次进行交流沟通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患者采用抗凝治疗的比例会明显上升。

参考文献: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03992

82681682762737407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75471682762737514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6237168276273758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JAMA,药物,房颤,抗凝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