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肿胀 元凶竟是成釉细胞瘤!医院成功开展计算机辅助导航重建下颌骨缺损
近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成功开展了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接受此次手术的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崔先生。据了解,患者在2007年于外院发现右侧下颌骨长了个肿瘤,行肿瘤刮除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成釉细胞瘤,未定期随诊。16年以后复查时摄片后发现右下颌肿物复发,由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入院,拟手术治疗。
什么是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牙源性肿瘤。由于它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故实际上属于临界瘤,即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之间的一种肿瘤。如切除不彻底,复发率很高。对较大的肿瘤应将病变的颌骨节段性切除,以保证术后不再复发。而后选用自体骨移植修复上下颌骨缺损,恢复其功能和外形。
方框内表示病变范围
为了帮助崔先生彻底解决病症,口腔颌面外科在后军主任的主持下进行全科讨论研究,决定为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实施右下颌骨肿物扩大切除术+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既能够保证成釉细胞瘤向外延伸的部分同时被切掉,减少术后复发的概率,又能进行下颌骨的重建,保证下颌骨的连续性,为崔先生恢复形态、咀嚼、发音和吞咽功能。腓骨肌皮瓣适用于修复良、恶性肿瘤导致的上下颌骨大面积缺损,具有皮瓣面积大、供骨量大、血管蒂多、血供丰富等优点。这场手术的难度、风险都非常高,在术中需要将为腓骨供血的穿支血管和颈部的血管相吻合,才能保证移植骨的成活,对手术医生有极高的要求。
在科主任后军主任医师、薛浩伟主任医师、薛浩主治医师团队的相互配合下,联合麻醉团队及护理部团队,在计算机导航的辅助下,上下同台,“拆东墙,补西墙”,切除病灶和切取腓骨瓣同时进行,利用3D打印截骨导板,将腓骨折裂塑形,移植固定,以精湛的手术技术,将血管吻合,按骨瓣的设计将皮瓣与口腔内保留下来的黏膜创周缝合,以修复口内软组织缺损,成功完成了这次复杂的高难度手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病损切除范围
计算机辅助设计下颌骨重建方案
成釉细胞瘤可使颌骨膨大,破坏大量骨质,造成畸形。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保守性治疗的术后复发率可高达60%~80%,且多次复发后又可能变为恶性。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导航技术目标是使患者以更小的创伤代价得到更精准的治疗,术前设计及实施更容易,更好地进行塑形与重建;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手术导板,以便术中完美实施术前设计方案,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及降低了技术敏感性。安医大一附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腓骨移植进行骨重建技术已非常成熟,如今在计算机辅助下,可以对下颌骨及肿瘤进行精准切除、对腓骨精准截骨和重建,以达到最佳修复效果,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言语、咀嚼、吞咽、美观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正在尝试运用MR(混合现实)技术,结合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优点,将二维的医学影像与现实环境相融合,转化成直观的三维虚拟影像模型,可以使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病变部位立体地呈现在术者面前,从而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使外科手术走上数字化、科技化的道路。
声明:本文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需转载授权,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单位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素材/口腔科 薛浩 张鹤清 编辑/江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