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起学感控--医院感染重点防控措施有哪些?
作者介绍
赵禹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感控科 副主任护师
感控IPC公众号创始人 ;
黑龙江省慢病管理学会第二届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与录制的手卫生视频获得黑龙江省手卫生作品大赛一等奖;
参与编写《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感控工作指导手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等。
01重视手卫生
1 接触患者前
2 在清洁/无菌操作前
3 暴露患者血液/体液后
4 接触患者后
5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02重视医院感染
01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没有明确潜伏期者,入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
02医院感染暴发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03患者的隔离与医务人员的防护
患者入院前,根据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风险评估进行隔离与预防,首选单间安置,同种病原体的感染患者同室安置。
01经接触传播疾病
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基础上,根据操作风险穿隔离衣、戴手套等,严格执行手卫生。
02经空气传播的疾病
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基础上,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时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手套。患者病情允许时戴外科口罩,限制活动范围。
03经飞沫传播的疾病
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炎等,在标准预防基础上,与患近距离接触时,应戴帽子、医用外科口罩或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穿隔离衣、戴手套。患者病情允许时戴外科口罩,限制活动范围。
04医疗废物的管理
1、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严格按照进行分类,严禁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2、感染性疾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均视为医疗废物,采取双层黄色专用包装袋,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注意封扎时袋内勿积聚过多气体,锐器盒应封闭严密,清运过程中导致医疗废物袋爆裂,锐器盒扣盖不严,造成职业暴露或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扩散等。
05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
01空气
医院感染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没有明确潜伏期者,入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
02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① 应遵循先清洁在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再对污染区域实施清洁消毒。
②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③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④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干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箔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⑤ 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⑥ 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在清洁剂或消毒剂使用,严禁“二次浸泡”。
06 最常见的4种耐药菌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3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
4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07 安全注射:严格实施无菌技术操作
1、诊疗活动中使用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用具应当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废弃;
使用的可复用注射用具应当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清洗灭菌;
杜绝注射用具及注射药品的共用、复用等不规范使用。
2、预防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
在医疗活动中减少不必要的注射操作;
推荐使用安全医疗器械进行各种注射操作;
应使用大小合适的一次性锐器盒收集各种诊疗、护理操作中产生的损伤性废物,锐器盒不可盛装过满,达到3/4满时应及时关闭;
不能弯曲折断或用手拔出针头;
不可徒手去除针头。
医护人员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采取单手回套针,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08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01发生锐器伤时
一挤 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吸吮;
二冲 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反复冲洗;如果没有流动水,使用预包装液体如无菌水/生理盐水冲洗;
三消 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包扎伤口。
02 眼、口鼻或其他黏膜暴露
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无菌水反复冲洗;
如有条件,使用洗眼器冲洗;
如果有隐形眼镜,应摘掉眼镜后冲洗。
03 皮肤暴露
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反复冲洗。
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同时上报医院负责职业暴露的职能科室。
09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
1、进入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佩戴口罩,新冠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病情允许、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患者接受诊疗时非必要不摘除口罩。
2、在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前提下,应当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手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即刻实施手卫生。
参考文献
can kao wen xian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10-2016)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2版)
作者:赵禹
排版:宛秋
审核:柳恒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