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返阳潮”来袭!上海车展发现多名新冠阳性
01、疑似“返阳潮”出现
上海车展短短一周内2次登上热搜,一次是“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第二次为近日多名参展者在社交媒体表示,参加上海车展后出现发热、感冒、咳嗽症状,经检测均出现新冠二次感染。
以下为复阳人员反馈:
其自称,参观了车展,原以为是气温变化引发的伤风感冒,结果出现了拉肚子、全身酸痛、嗓子疼等症状,并确诊“二阳”。
参观车展一定要戴好口罩,并用“全球病毒交流大会”来形容。其自称,虽然展馆每天都在消毒,但已经有多位同事和厂家工作人员“阳了”。
工作人员透露,展会第二天,就“阳了”,其症状包括头晕、发烧、浑身酸痛、咳嗽、喉咙嘶哑等。基本上和第一轮感染症状一致。
有晒出检测报告单,自称是从车展回来三天后,出现了反复低烧的情况,经医院检测呈新冠阳性。
某汽车博主称,参加完上海车展后,自己“阳了”,还有参展人员同时感染甲流、新冠的情况。
4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四月以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一直维持在1%以上,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感染者主要集中为:未被感染人群、免疫水平低人群、存在免疫缺陷人群。
02、多名专家呼吁做好“二阳”准备
4月1日,钟南山院士公开强调,预防二次感染的高峰,疫苗才是关键,疫苗接种才能保证“高免疫性”;4月1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演讲中提到,因为感染的人数很多,即使病死率很低,在人口基数大的情况下也有造成较大规模死亡的可能;4月20日,国家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新发现本土需要重点关注的变异毒株,共有275例;
4月20日下午,张文宏医生做了《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提到:“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要关注脆弱群体,不断地检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
综合以上专家言论,可总结为是:
①“二次感染”确实存在,并非空穴来风;
②国家密切关注二次感染情况;
③二次感染规模性爆发可能性小;
④老年人、小孩、有基础病的脆弱群体更应注意防护,保证疫苗接种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科医生发文表示,“这一手册,非常不靠谱!首先不建议交替使用退热药;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对新冠病毒、流感病毒都无作用;手册内提到的某某胶囊并不能真正提高免疫力”
同时人民网也发文称,这一手册并不科学,并提醒重症高风险人群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评估是否尽早抗病毒治疗。
2022年1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做出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医疗企业以药械结合方式,通过定向透药、中医穴位灸疗、电脉冲等特色疗法,实现新冠后治疗康复,同时为大众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应对方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