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我院原院长刘庆思教授纪念室“静思阁”揭牌

2023-04-28 10:39   广中医三附院

刘老始终以大医精诚为奋斗目标,在治病救人的同时,积极投身于中医传承的实践中,教书育人,先后培养的众多骨伤科学骨干,逐渐成长为岭南骨伤流派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4月23日上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十九届校园读书节在图书馆开幕,其中我院原院长刘庆思教授纪念室“静思阁”揭牌。

学校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建华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潘华峰、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潘伟增馆长、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一级巡视员,原副馆长,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原执行院长陈小敏先生、我院院长林兴栋、黄宏兴教授及刘庆思教授家属、弟子等众多领导、老师参加并出席了本次活动。

张建华:每个人都是读书人,读书是简单的高贵

47761682641189699

△学校党委书记张建华致辞

张建华指出,师生员工高质量的阅读,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党员干部高质量的阅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她强调,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的心脏”。希望同学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用书籍滋养心灵,用知识培养智慧,用阅读锻造精神。 71291682641189897

“近几年,我经常到图书馆来,从培养人文素养、凝聚时代精神的青马读书会,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红色图文展;从传承古籍精华、展现家国情怀的抗疫文献馆,到展示红色中医情怀、凸显中医药人底蕴的邓铁涛教授文献展,还有几次简朴而活泼的新书发布会。每当有嘉宾来校访问,只要有机会,我都会陪他们来图书馆走走看看。我看到,图书馆形式各异的活动让校园洋溢着书香的芬芳,充满着生活的诗意,也涌动着青春的激情。” 80461682641190145

△张建华、陈小敏、潘华峰、潘伟增、黄宏兴和学生代表郑嘉敏一齐启动第十九届校园读书节

“前两天,学校刚刚通过了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我记得咱们‘读书人’ 栏目采访过护理学院的杨明老师,她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 每个人都是护士,护士是善良的语言;我想说:每个人都是读书人,读书是简单的高贵。”

21381682641190384

△副校长潘华峰主持读书节

开幕式后,张建华与“青马班”学员在特藏室举行读书分享会,分享阅读《杏林毓秀》的感悟。

61201682641190642

△学校党委书记张建华分享读书体会

张建华的分享从这本书的编写初衷谈起,那就是讲好广中医故事,讲好中医药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她以《非洲行记》为题,生动讲述了她在非洲加纳和圣普慰问我校援非医疗队时的所见所闻,为同学们展示了我校医护人员在当地艰苦的医疗环境和工作条件下,如何让研究成果和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守护人类健康,赢得国际认可和深厚友谊的动人故事。她鼓励同学们应当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一代的中医人,持续推动中医药发展创新,成为充满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人类健康守护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57861682641191083

我院原院长刘庆思教授纪念室“静思阁”揭牌

静思阁是由我院已故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刘庆思教授家属及弟子捐赠建成的。刘庆思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外科、骨伤科事业五十余年,建树颇丰,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在医疗界享有较高声望。

24271682641191389

△院长林兴栋,图书馆馆长潘伟增、副馆长曾召,刘庆思教授长子刘凯先生,弟子代表广东省名中医黄宏兴教授、惠州医院副院长刘海全教授共同为静思阁揭幕。

刘老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院长,承担多层次多班种以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发扬骨伤科医教研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学而能静,静而能思,静思之间,方显大学之道”,静思阁之名由此得来,选址于大学城图书馆四楼特藏室内,设立专柜,收藏展示刘庆思教授生前著述、手稿、荣誉证书,家属及弟子捐赠图书、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以昭后学。静思阁整体氛围典雅、古朴,与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和谐统一,读者身处其中不仅能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更深受刘老大医精神的感召,是学习研究的理想场所。 刘老家属将为图书馆捐赠《刘庆思名老中医传承精粹》50册。黄宏兴教授自己总主编的《骨质疏松研究丛书》和《广东省名中医黄宏兴骨伤临证学术精要》,一套10册,共3套。

30911682641192438

△张建华与刘老家属、弟子及院长林兴栋一起参观静思阁。

92211682641192702

陈小敏书法讲座暨第三届“读书人”读书会举行

陈小敏书法讲座《高·雅——关于书法欣赏的讨论》暨第三届“读书人”读书会在抗疫文献馆举行。我院的读书人代表戚正涛参加了本场活动。

40941682641192970

△陈小敏给图书馆题赠“开卷有益”并赠送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艺术创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创作的书画作品集《南粤新彩》

岭南骨质疏松流(刘)派学术交流会举行

在随后举行的岭南骨质疏松流(刘)派学术交流会上,大家围绕刘庆思教授的学术思想展开讨论,黄宏兴教授通过对流派的诞生与发展,刘氏骨质疏松理论的提出与完善,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创新等多方面讲解,分享了刘老的医路心得、临床经验,会议过程中大家讨论积极,反响热烈,本次会议对进一步指导岭南骨质疏松流(刘)派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94551682641193176

19781682641193364

87461682641193618

岭南骨质疏松流(刘)派是以我院刘庆思教授、黄宏兴教授为代表的众多中医骨伤学科杰出人才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壮大形成的具有岭南特色的骨质疏松学术流派,从当初的涓涓溪流发展为如今的百川归海。

岭南骨质疏松流(刘)派起源于我院岭南骨伤名医刘庆思教授,刘老成长于中医世家,从小便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之下勤奋学习中医经典古籍,立志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参加工作后,刘老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外科疾病和骨伤科疾病的临床工作。刘老的中医道路始于临床,但不拘泥于临床。在我院的医疗工作之余,刘老先后主持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参与编写论著,开展学术交流,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在传承发扬岭南骨伤流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和诊疗体系。

41601682641193818

△后排右三为刘老

97411682641194280

△首排左二为刘老

30981682641194701

△刘老参加第一届国际骨矿学术会议

刘老始终以大医精诚为奋斗目标,在治病救人的同时,积极投身于中医传承的实践中,教书育人,先后培养的众多骨伤科学骨干,逐渐成长为岭南骨伤流派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92271682641195163

△合影顺序: 我院运动医学科主任魏合伟、广东省名中医、我院骨质疏松科主任中医师黄宏兴、刘老、关节中心主任中医师邵敏

99571682641195616

△首排右四为刘老

24501682641196073

△刘老与他的学生们

相关科室介绍

骨五科(骨质疏松科、风湿骨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五科由骨质疏松科和风湿骨科组建而成。

骨质疏松科是在1998年广东省中医药局确定的广东省中医骨质疏松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优势病种“骨质疏松症”全国协作组组长单位,全国首个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质疏松防治合作基地、广东省首批中医名科、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中医优势病种突破项目(骨质疏松症)牵头单位、粤港澳大湾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联盟单位,设有骨质疏松研究所、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等。根据“肾主骨、脾肾相关、血瘀论”三个理论和“辨证观、整体观、平衡观”三个观点,认为骨质疏松病位主要在肾、脾、经络,提出了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研究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系列药物“十味骨康口服液”等纯中药制剂。

风湿骨科围绕重点病种风湿痹病(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梳理临床诊疗中的关键问题,明确中医药治疗优势环节,完善疗效评价体系。提出风湿骨病诊断不易,病机复杂,病程缠绵,病情顽固,治疗困难,其痛责之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和解表里。认为浊毒是风湿骨病的主病机,指出应重视以化浊解毒法治疗风湿骨病。强调风湿骨病的治疗应抓主证,辨兼证,析类证,临证应力求认识骨湿骨病证治规律、积极探究个体化用药特点、探索同病类证和同病类治,认为中医+微创治疗风湿骨病优势独特。

骨五科拥有医教研三位一体且经验丰富的骨代谢及风湿骨病临床科研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6项。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1项、三等奖2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创新团队奖”等。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 初审:黄宏兴、戚正涛 排版编辑(实习生):林于琳 文字编辑:叶美琪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王剑  |  审定发布:范琳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风湿骨病,刘庆思,张建华,中医药,黄宏兴,院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