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1秒!荧光胸腔镜让肺癌手术更加精准
早期肺癌藏身在肺的某个肺段,如何精准地定位病灶,而不伤及其他健康组织呢?4月25日,荧光胸腔镜首次在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得到应用,只需1秒就能让病变靶段精准显影,医生消灭各类危险肺结节、早期肺癌如探囊取物。
今年49岁的阿拉尔市民张女士成为该技术首位受益人。张女士在年初做胸部CT检查时,发现左肺上叶结节,前不久复查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结节无明显变化,倾向肿瘤性病变。这个结果让她一家人未免有些担心,在家人和朋友的推荐下,张女士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就诊。
左肺有上下两叶,肉眼清晰可辨,而左上肺叶又由四个肺段组成,肺段与肺段之间却没有明显界线。根据目前最新的临床研究报道,这种早期的肺癌只需要做解剖性肺段切除就可以根治,那么怎么找到这个病灶所在的靶段呢?以往胸外科医生采用的传统方法是“改良膨肺萎陷法”:先切断病灶所在肺段的动静脉,然后给肺通气,让肺鼓起来,观察15—30分钟后,持续膨胀的部位就是病灶所在的靶段。然而,这个方法等待时间较长,且对患有慢阻肺、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肺功能低下的患者并不友好,常无法精准定位段间裂。
针对张女士病情,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特聘主任陈钊和普一科李冬德主任讨论后决定,采用胸腔镜下“荧光反染法”定位段间裂并实施精准肺段切除手术。“荧光腔镜在胸外科领域已经应用了十多年,安全可靠,是一项很成熟的辅助技术,但新疆地区仅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它可以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让手术更精准,创伤更微小。”医院胸外科特聘主任陈钊介绍,有了荧光胸腔镜的应用,胸外科手术方式及可选手术方案更加多元化,更有助于个体化的手术治疗。
4月25日上午,张女士的手术顺利进行。术前,医生先通过三维重建,清晰定位病灶所在肺段的动静脉、支气管。术中,医生精准切断这个靶段的动静脉及段支气管。之后,经外周静脉注入吲哚菁绿(一种无毒无害的造影剂)。这种造影剂可以跟血液中的蛋白结合,让血液在荧光胸腔镜下呈现翡翠般的绿色,而病灶所在靶段因切断了血流,则表现为非荧光染色状态,这就是“荧光反染法”定位段间裂。两相对比,泾渭分明,医生只需3分钟就轻松切除了病灶所在肺段。4月27日,患者术后48小时恢复良好,不日即可出院。
目前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已全面开展荧光腔镜技术,在多个科室得到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清晰地显示脏器、组织之间的分界线,降低手术难度,为手术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风险,也更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作者:刘劲松 牟希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