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辅助治疗的“第一道光”!陈拥军教授IMbrave050现实意义全解读
由上海市感染性疾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北京健康促进会和上海东方感染病预防康复研究中心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肝脏肿瘤多学科联合诊治中⼼和上海交通⼤学医学院危重症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中⼼共同主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协办的“第六届长三角肝病高峰论坛暨肝脏肿瘤多学科诊治学术研讨会”于4月22日在江苏南京隆重开幕。
肝胆相照平台有幸在会上邀请到本次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拥军教授,就大会的亮点,IMbrave050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观点分享。
肝胆相照
“长三角肝病高峰论坛暨肝脏肿瘤多学科诊疗学术研讨会”目前已举办至第六届,对比以往会议,此次会议有哪些亮点内容?
陈拥军 教授
“长三角肝病高峰论坛暨肝脏肿瘤多学科诊疗学术研讨会”本来每年都会召开,但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和谢青主任坚持线下召开,当面交流才有更好效果,故停办了一次,此次距离上届会议,已经相隔两年。
如今,肝癌的治疗已告别单纯依靠手术或介入的治疗模式,手术和介入已成为整个综合治疗的一个环节,所以在今年的内容安排上,手术、介入治疗的讲课比例有所减少。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治疗在内的肝癌系统治疗,取得了诸多进展。所以本届“长三角肝病高峰论坛暨肝脏肿瘤多学科诊疗学术研讨会”,在肝癌系统治疗层面的内容明显增多。相信这些系统治疗方法的应用,会明显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现状,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肝胆相照
IMbrave050研究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也是第一项证明对接受手术根治性切除或消融术的肝细胞癌患者辅助治疗有效的Ⅲ期研究,能否简单介绍研究结果?
陈拥军 教授
IMbrave050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循证等级非常高的(RCT)研究,也是首次在肝癌术后辅助治疗方面取得阳性结果的大型研究,证实了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T+A)在肝癌术后辅助治疗后可以减少肿瘤复发。
此外,全球肝癌患者中近半数左右在中国,而我国以往贡献的研究数据却非常少,IMbrave050与既往全球多中心研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研究中中国人群占比接近50%,亚洲人群远超其他地区,这样的研究结果会更加贴合真实世界的情况,更具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延伸阅读
IMbrave050研究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肝细胞癌(HCC)辅助治疗领域取得成功的III期临床研究。
面向根治性治疗后复发风险高的肝细胞癌患者群体,研究定义的手术组复发高危特征包括:1)肿瘤大小>5cm;2)肿瘤个数>3;3)存在微血管或大血管侵犯(门脉侵犯限Vp1/Vp2型);4)病理活检提示肿瘤低分化(3-4级)。
共有668例患者在完成根治性切除或消融(消融组复发风险根据肿瘤个数、大小判定)后的12周内,按1:1比例随机分至“T+A”方案辅助治疗组或主动监测组(研究开放标签),“T+A”方案组辅助治疗为期约1年(17个周期),并允许主动监测组患者疾病复发后交叉到“T+A”方案组治疗(系统性治疗或二次切除后辅助治疗)。
经独立审查委员会(IRF)评估的RFS数据显示:“T+A”方案组和主动监测组的12个月RFS率分别为78%和65%,两组的12个月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0%和34%,“T+A”方案辅助治疗使肝细胞癌患者的疾病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显著下降了28%(HR=0.72),研究成功达到阳性结果。
肝胆相照
除了晚期肝癌患者的系统治疗,您认为靶免联合治疗方案还可用于哪些临床场景?
陈拥军 教授
靶向+免疫治疗最早是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通过靶免联合,很多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肿瘤明显缩小,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转化为手术切除。
后来临床发现,一些晚期肝癌患者通过靶免联合做术前的新辅助治疗也能够实现获益。
现在,靶免治疗又用于术后降低肝癌复发风险。IMbrave050研究进一步推广了靶向和免疫联合治疗的应用场景,从而使其贯穿到几乎整个肝癌治疗的全过程。
另外我自己也在思考,IMbrave050研究证实的是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术后T+A辅助治疗可以降低复发,那中危患者可不可以用呢?有了T+A辅助,没有达到根治切除的手术是否也有价值呢?还有,其他的靶免组合会不会也有用呢?
肝胆相照
IMbrave050试验的成功,为肝癌辅助治疗翻开新的篇章。那么下一步,临床医生的工作应向何处发力?
陈拥军 教授
以靶免治疗为主的系统治疗模式已经使肝癌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然而,在真实的临床诊疗环境中,患者的情况千变万化,并非每一个患者都能有条件、有机会进行靶免治疗。所以接下来,临床医生的第一要务还是要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知识,将现有药物用对用好。
其次,对肝癌应实现早诊早治,通过筛查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改变发现即为晚期这一现状,这需要通过更多的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肝癌早诊早治的认识。
最后,我们仍期待有更好的药物、更新的治疗手段能够被研发出来,从而造福更多患者。我们相信,包括肝癌在内的所有癌症,最后被攻克,一定是因为有了更新的治疗手段、更新的治疗药物。
上述这些工作仍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做好。
参考文献:Chow P, Chen M, Cheng AL, et al. IMbrave050: Phase 3 study of adjuvant atezolizumab + bevacizumab versus active surveillance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t high risk of disease recurrence following resection or ablation. Presented at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 Annual Conference 2023; 16 April 2023. Abstract #CT003.
专家简介
陈拥军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肝胆外科主任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副组长
整理/肝胆相照 审校/陈拥军教授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