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快讯|“双镜”合璧,内外联手,精细化微创治疗结肠多发肿瘤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普外科和消化内科联手,外科医生手中的腹腔镜和内科医生常用的结肠镜,“双镜”合璧,内外科联手,一举切除患者肠道内多处肿瘤。出院时,双镜联合的精细化微创化治疗让患者赞不绝口。
70岁的张阿姨因“大便习惯改变1月余,发现升结肠、乙状结肠肿物2周”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治疗。比起一般的肿瘤患者来说,张阿姨在大肠的近端和远端多发肿瘤,2周前的外院肠镜检查活检结果提示:升结肠腺癌,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而且张阿姨在18年前因为结肠肿物在当地医院已经做过一次“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左侧腹部可见一长约20cm的陈旧疤痕。
肠镜下乙状结肠肿物(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谨慎滑动)
肠镜下升结肠肿物(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谨慎滑动)
张阿姨及家属入院时都很担心焦虑,一是担心手术能否切除肿瘤,二是担心切除结肠后的生活质量。
患者升结肠为恶性肿瘤,乙状结肠肿物不排除恶性可能,如果直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则需要行全结肠切除,考虑术后会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结合患者既往手术及多发肿瘤的特殊情况,普通外科祃栋赫副主任医师团队及时请消化内科王忠主任医师会诊评估在内镜下处理。
王忠主任医师充分评估后为患者行“LST-NG 侧向发育型肿瘤(非颗粒型)ESD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提示为乙状结肠腺瘤,小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王忠主任医师开展内镜手术
随后,在祃栋赫副主任医师带领下的胃肠外科团队精细完善术前检查,在腹部有结肠切除手术史的基础下,仍以高度专业的技术克服腹腔粘连、结肠部分切除后的状态,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以微创小切口的形式,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创伤。
手术后经过医护团队精细的治疗护理下,张阿姨在术后2周顺利拆线出院。
祃栋赫副主任医师及团队进行术后查房
科普小课堂★
祃栋赫副主任医师介绍,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重要手段,腹腔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而内镜下手术则是个体化治疗,针对性强;具有创伤小且病人耐受性强的特点。在同一病例中,腹腔镜手术(硬镜)和消化内镜治疗(软镜)的联合应用,发挥各自优势来弥补不足,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更是最大程度使手术精准化、微创化,最大程度减轻病人创伤,使患者受益。
祃栋赫副主任医师提醒,结肠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呈上升趋势,但结肠癌并不可怕,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这要求人们生活中要尽量规避结肠癌的高危因素、做好结肠癌筛查、重视结肠癌早期症状。
结肠癌的症状与疾病的进程和发病部位等有关,可能在早期无明显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但出现下列5种表现应该警惕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1. 腹痛腹胀;
2.大便形状及排便习惯改变;
3.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及消瘦;
4.腹部包块;
5.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中毒症状。
而预防结肠癌要做到:
1. 定期检查:结肠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建议40岁开始进行肠癌筛查。高危人群,如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更应定期检查;
2.多吃蔬菜水果:有研究表明,高脂肪膳食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因此,建议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同时要注意戒烟限糖,避免摄入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此外,还应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
3.多运动,避免久坐;
4.防治肠道疾病:如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尤其是肠道息肉。对于习惯性便秘也要积极处理,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5.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
科室简介
普通外科
普通外科病房位于B栋15楼,科室目前拥有床位54张。科室现有医生16人,高级职称5人,在读博士2人,获硕士学位16人。科室分为胃肠外科组、肝胆外科组、甲乳和血管组等3个亚专业。护理组18人,其中专科护士5人。科室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的“中心制”诊疗模式,以微创、多学科会诊模式服务大众。科室年门诊量达5万余人次,外科年手术量达1千余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80%左右。
科室业务范围基本涵盖所有普外科业务范畴,包括: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经会阴直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痔PPH术,肛瘘切除、挂线术,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囊道取石术,腹腔镜下脾切除术,ERCP胆胰管取石、支架植入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腹腔镜下乳房切除术,乳癌根治术、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切除术,动脉栓塞、动脉硬化闭塞症及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微创治疗等。
来源:普通外科
编辑:党委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