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二阳了!多地网友晒抗原,张文宏发声提醒

2023-04-30 11:52   常笑健康

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张文宏医生就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

近日,多地网友晒出阳性抗原证明,有的甚至表示全家“二阳”了,该话题引发全网的热议,一度冲上了热搜。

同时,我国境内已发现被命名为“大角星”的新冠变异株XBB.1.16,典型特征就是会诱发结膜炎。

面对着可能即将来临的“二阳”高峰,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

什么时候会出现“二阳”高峰?

4月20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介绍:

根据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从专家的发言上来看,“二阳”高峰的来临是有两个前提:  

首先,时间上是6个月后。上一轮的疫情高峰是去年12月,那也意味着今年的5月份要做好重点防范了。当下已是4月底,确实很近了。  

其次,病毒发生变异突破了免疫屏障。从最早的原始株,到奥密克戎,再到如今的XBB.1.16,新冠病毒的变异一直没有停止过。

而最新的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也表明新冠阳性的检测率出现了波动。

3月份,我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一直维持在1%以下。但是,在4月6日首次超过了1%,此后一直维持在1%以上,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4月22日,中疾控公布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4月20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是1.7%。

去年12月份疫情高峰阳性检测率为29.2%,如今检测率远远低于这个水平,但是“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却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面对“大角星”,需要备眼药水吗?

XBB.1.16被命名为“Arcturus ”,意为“大角星”。 目前发现,XBB.1.16的传播效率更高,并对多种 COVID-19 抗体具有“强大的抵抗力”。

除了导致发烧、头痛等问题外,在某些情况下,感染者还可能出现结膜炎症状。

如今,“大角星”有在全球蔓延之势,而我国也在4月7日首次监测到了该毒株。那么,经历了多次囤药风波的我们,需要备眼药水吗?

实际上,出现结膜炎症状并不是“大角星”特有的能力,原始毒株、德尔塔等都有这样的情况。

2020年初,国家卫健委赴武汉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在回京后先是出现了结膜炎,进而确诊感染了新冠。当时,他就认为自己应是因为在武汉医院时没有佩戴护目镜,病毒通过眼结膜进入到体内。

因此,此前新冠病毒就会导致结膜炎的症状。经历过第一波疫情高峰的我们回头再看,其实结膜炎并没有现在流传的那么夸张。

和其他病毒性结膜炎一样,新冠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结膜炎也具有自限性,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基本一周左右就痊愈。

抗生素类的滴眼液对于病毒性结膜炎无效,目前也没有用于新冠感染的局部用抗病毒药物。如果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增多,考虑合并细菌性结膜炎。

如果眼部不适,可以采取冷敷或人工泪液进行缓解。因此,专家建议一般家庭并没有太大必要特意储备治疗用眼药水。

面对可能即将来临“二阳”高峰,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重点关注身边的一些高危重点人群,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

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张文宏医生就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

其次,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药物储备。因此,我们可以打开家庭小药箱,检查里面药物的储备量了。

新冠最典型的两个症状就是发热和咳嗽,因此药物储备重点就是这两个方向。

发热的话,西药常见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中成药主要是清热解毒类,比如比拜克等。

咳嗽的话,得区分有痰和干咳。如果是有痰,西药可以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的祛痰。中药可以用橘红颗粒:具有理气祛痰,润肺止咳的功效,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

如果是干咳,西药可以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中药可以用止咳宝片。

经历过去年12月份疫情高峰的我们,更加会有信心和准备去面对可能即将来临的“二阳”高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新冠病毒,疫情,抗原,提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