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中国】亚洲最大呼吸中心全面运行
1、亚洲最大的呼吸中心全面运行
广州实验室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 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基地 (以下简称“广州呼吸中心”), 在试运行一年后顺利通过联合验收, 已于近日进入全面运行阶段。
广州呼吸中心鸟瞰图 位于荔湾区大坦沙岛的广州呼吸中心项目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总用地面积8.5万平方米,承担应对突发重大呼吸传染病的病原学及致病机理研究,探索中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开发诊断试剂、药物、疫苗等工作,将形成覆盖“临床诊治+科研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全流程创新链条,全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和研究中心。
可视化智慧门诊咨询处 项目紧扣前沿信息技术,为医院量身设计建造了集AI智能分析技术、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可视化智慧门诊、医用智能轨道物流传输等先进系统,全面推进医院的智能化与流畅度。
广州呼吸中心的轨道物流小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广医一院将在广州呼吸中心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和研究中心,成为亚洲最大的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心,在医疗大健康产业中起着关键作用。 广州呼吸中心建成时间轴 2018年12月17日,广州呼吸中心项目正式开工; 2020年10月18日,中心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封顶仪式; 2020年12月22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挂牌 2021年9月25日,广州实验室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基地正式落成; 2021年12月7日,广州呼吸中心完成竣工验收,开始试运行。
2、本月起,“药代”请医生吃饭,每人每顿不超300元?
2022年11月17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简称“RDPAC”)正式发布《RDPAC行业行为准则》(2022年修订版)。
该准则与今年4月1日正式生效。 新修订的《行为准则》明确要求:药企招待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应按每人每餐300元标准付费。在极少数的特殊情况下,超出上述用餐标准,须得到公司总经理或其特别授权的代理人的批准和认可。 对于参加医学项目的医疗专业人士,《行为准则》规定:药企不能以任何形式承担或支付津贴,或对耽误正常工作时间进行的补偿。 这一系列硬性指标的确定,如果能让药企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方式改变,将会使药企内部架构出现大幅调整。药代的工作不容易“开展”了,其销售方式、考核方式也将彻底改变。 RDPAC成立于1999年,2003年时在国内最早组织开展医药代表专业培训,开了中国“药代”这一职业的先河。 RDPAC的会员以外资药企为主,这部国内首次发布的“医药行业行为准则”面向医药代表个体,医药企业与患者组织、患者间的互动等,已经远远超出药代、医生之间关系的范畴,对国内医药行业有着示范意义。
声明:凡标明原创的文章,均为老蔡导医独立创作。任何单位、个人未经许可,谢绝以任何形式转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